刘芳: 从打工到养花,日子越过越舒适

2009/8/11 8:31:14

    都江堰市崇义镇海云村,上海援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2500平方米花卉温室大棚今年春天刚建成,层高超过6米,室内恒温26℃左右。
    温暖的午后,阳光从半透明棚顶倾泻而下,温柔抚慰棚内数千盆鲜花。
    花丛中,站立着38岁的海云村农民刘芳。她和另两名女工,身穿统一的蓝色工作服,负责照看这座温室大棚。“棚里有两类鲜花,仙客来和蝴蝶兰。”刘芳黝黑的脸上,笑容明朗,略带羞涩。
    刘芳家离温室大棚很近,步行只需5分钟。汶川大地震前,她在成都一家皮鞋厂打工;震后,转去一家防盗门厂。直到2个多月前,她主动跳槽,在家门口当起了“护花使者”。
    “平时工作很零碎,浇水,剪枯叶,亮花心……”刘芳小心翼翼地拨弄着一盆仙客来,说,“要经常浇水,但不能浇太多,保持湿润就行;长到一定阶段,花心容易被盖住,需要把花心亮出来,让花骨朵长得更鲜艳。”
    很难想象,2个多月前刚上班时,刘芳对花卉还一窍不通。从小到大,她家里没有种过一盆花。之所以做出全新选择,并非一时冲动。
    “孩子今年升初三,这儿离家近,我方便照顾家;有老师教我们养花技术,以后有机会,我想自己出去单干;工作稳定,相对轻松一些。”刘芳说,以前在厂里打工,收入虽然比现在稍高,但经常加班,太辛苦,而且学不到技术。现在朝九晚五,一天工作8小时;大棚环境也不错,成天与花为伴,“不冷不热,舒适得很。”
    刘芳家里原有5亩田,通过流转个人土地承包经营权,每年每亩可获益500公斤大米,在园区还有近万元的年收入。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一年来,她的日子正越过越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