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林:志在荒山创大业

2009/11/13 11:16:41

    漫步在绿林翠竹掩映的中堂山庄,鲜花簇拥,瓜果飘香,洋溢着浓郁的田野风情。星子县泽泉乡农民潘雪林告别都市返乡创业,不仅自己成功致富,还带动了星子县庄园经济蓬勃发展,在当地传为佳话。
    中堂水库和西边桔园是一个好地方,有山有水,土地肥沃,绿水青山。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山上年年种果树年年荒,水里每年养鱼无希望。“金银宝地”不仅没产出好效益,反而成了泽泉乡的一个包袱。1996年底潘雪林返乡后,看到家乡依旧贫穷落后,便决心为家乡发展做点什么。经过认真的了解与考察,1997年与泽泉乡政府签订买断原乡东边桔园1000余亩的荒山荒坡经营权。
    然而,事业发展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承包荒山荒坡和荒水面时,附近的群众守着“宁愿大家都穷,不愿一人先富”的陈旧观念,不肯出租,中间费了很大的周折,直到潘雪林以比桔园场时高3倍的租金才搞定。创业之初,由于基础性投入较大,潘雪林的资金不够,山庄运转出现困难,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是泽泉乡领导帮忙协调贷款才解了难题。在整理、开发荒山荒水时,他白天黑夜地干活,常常累得连路都走不动,生于城市长于城市一直没有干过重体力活的妻子更是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刚开始时中堂山庄只有桔园里一幢破旧的房子,夏天蚊虫叮咬,冬天难挡严寒,晚上房前屋后时不时有野兽的嚎叫声,吓得一家人搂成一团,不敢出声,心惊胆跳地挨到天亮。
    几年的艰苦创业,中堂山庄已由最初的“山上种果——山腰养猪——水塘养鱼”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到集立体养殖、绿化苗木花卉培育、林果种植及园艺规划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示范农业基地,有在职员工35人,已形成一千亩的规模,各种规格绿化苗木100多万株。除苗木生产外,山庄还大力发展渔业和养殖业,在原有240余亩水库水面的基础上,又利用果园的荒地改造了标准鱼池9个,共40余亩,大量养殖彭泽鲫、荷包鲤等良种鱼。建有1200平方米的猪舍,120平方米的沼气池,年产三元杂交肉猪1000余头,山庄现在正朝着多种生态立体开发模式的趋势前进,并于2003年6月在共青城注册专业园林绿化公司(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形成了园艺、绿化工程、养殖、林果四个部门,对外承接绿化工程规划、施工、花卉租摆出售业务,带动周边480余农户从事苗木、果业生产并为群众解决启动资金及产品销售等问题,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中堂山庄地理位置较为理想,南昌、九江均在其两个小时车程范围内,适宜自驾游,这里有人工多样化的生物条件,几百万株植物吐泻着人体所需的新鲜氧气。同时,作为主要以自身资本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中堂山庄大面积的花卉苗木基地提供了企业的主要利润,并为山庄今后的发展留下了大量可以变通的余地。也正因为有此基础,中堂山庄目前正在二次创业,拟引进资金,穿插点缀一些可参与性强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烧烤场、野炊园、钓鱼台走廊、农家作坊、装盆栽花等项目,推出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为特色的餐饮服务,进一步扩大花卉苗木的销售市场和旅游观光的客源市场,力争到2010年利润创收超过200万元,树立起江西省生态农业庄园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