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忠:被赵场花农齐夸的“主心骨”

2010/1/6 9:25:38

    “我种了40亩花木,2009年初,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花木销售不畅,在协会和张书记的帮助下,打开了销路,去年共卖了40多万元。”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赵场镇村民陈其兴不停地夸张书记是村民们的“主心骨”。
    村民们说的张书记就是赵场花卉协会的支部书记张继忠。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
    村民李大明是村里的三角梅种植大户,前几年他靠种植三角梅致了富。去年初,他又贷款1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经过一年的栽培,眼看三角梅茁壮成长,即将变成“摇钱树”,客户却纷纷说本地的三角梅已过剩,他们已经以低价购买了三角梅。听到这消息,李大明几乎昏倒,眼看贷款要到期,三角梅再长就更不好卖。张继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天晚上,他在上网时发现了浙江某地因举办活动急需三角梅的消息。第二天他和李大明带上照片和样品踏上了去浙江的火车。浙江主办方被他们的诚心打动,一次性和他们签下了25万元的合同。这合同成了李大明危难时的“救命稻草”。在花卉协会的会员中,像这样得到张继忠帮助的花农还有很多。
    张继忠常说:“我们农民种花不是种来看的,而是种来卖的。”前两年,有的花农由于产品质量差,品种不好没有卖出去,就让它闲置在地里。这样既浪费了土地,又没任何收益。张继忠苦口婆心地劝说,硬是把这些花农召集起来到示范园区内参观考察,学习经验,与卉丰园林公司合作繁殖推广新品种,并邀请专家对花农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换代,变废为宝。
    在花卉协会的带领下,赵场镇的花卉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引进了35家专业的花卉公司,种植面积达到16000亩,从业人员9000余人,花农平均年收入8000余元,实现花卉年产值1.2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张继忠又开始谋划新的发展:“为构筑高效快捷的市场体系,赵场街道已规划建设‘川南花木交易中心’。中心建成以后,将为宜宾花卉产业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辐射到川南及周边的城市,预计每年的销售收入将达五六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