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喃勐:一个傣族女人的美丽人生

2010/5/4 11:29:51

    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镇曼尾村委会曼尾村民小组,提起玉喃勐的名字,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露出钦佩的表情,称赞她勤劳果敢、富于远见。见到玉喃勐时,这位50岁的傣族妇女身上散发着敦厚温和的气质。
    勇敢的决定

    勐海县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与缅甸接壤,“勐海”在傣语里的意思是“勇士的领地”。2002年,在“四荒出让”的政策背景下,42岁的玉喃勐承包了村子里的320亩荒地,和家人商量后,承包地种上了茶树。虽然勐海是“普洱茶”原产地之一,出产的茶叶享誉国内外,可在当时茶价并不高的情况下,玉喃勐的决定显得很“勇敢”。
    2002年的春季,在玉喃勐的记忆里,是“一点一点变绿的”。通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320亩荒地披上了鲜鲜亮亮的绿色,漫山遍野的嫩绿最大限度激发了玉喃勐的种植热情——她对所有的茶树苗都了然于心,哪里需要补种,哪里需要除草,遇到雷雨天,如果当天不能及时上山,晚上她一定彻夜难眠,第二天天不亮就往山上赶……
    上帝是公平的,羸弱的茶苗在玉喃勐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争先恐后地用翠绿的嫩芽回报主人。茶树进入采摘期之后,云南的“普洱茶”迎来的是天价的炒作,玉喃勐赚得盆满钵满,一时间成为曼尾村村民们追捧的致富榜样和绿化能手。曼尾村的茶树种植被“悄然”推动。
    智慧的选择
    2006年,新农村建设在曼尾村如火如荼地展开。根据“西双版纳党建网”刊载的文章,当时的曼尾村,“房前屋后瓜果香,猪舍厕旁沼气藏,村容整洁美农家”。
    玉喃勐亲历着山村的巨变,她把眼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她看到种茶树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就求助于当地林业部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茶地里套种了3000多棵杉松和3000多棵榕树。
    自家后院的鸡圈里养着的几十只土鸡,老喜欢往山上跑,找虫吃,玉喃勐每次去茶山都会看见成群觅食的土鸡,她就琢磨,“我可以搞林下养殖呀”,一来二去的,她在林下发展了200多只土鸡。
    现在,玉喃勐茶山上的树木错落有致、长势良好,树下则是土鸡的乐园,种养殖业相得益彰,一个健康的生态茶园呈现在眼前。
    每个到过玉喃勐家的人都会由衷感慨她是多么热爱生活。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化程度的傣族妇女,实在是打理家务的能手。
    一切还是从树开始。
    她在院子里种上了200多科三丫果、树菠萝、柚子、石榴、李子、杨桃等果树,还有200多棵红春、沉香等珍贵树木……走进她的庭院,简直就是热带瓜果植物园。
    这些水到渠成的决定,来自玉喃勐的智慧,更来自政策的支持、科技的支撑。
    玉喃勐得到了实惠,曼尾村生态得到了保护,村民得到了启示。她的茶山也成为曼尾村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她家暗蓝色琉璃瓦屋顶的砖混结构的“竹楼”安静地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
    多让人羡慕呀,玉喃勐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