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端午节至箬叶香 价格上涨富农家

2010/6/14 8:58:35

    11日,鹤峰县容美镇吕坪村村民周吉奎早早吃过饭便与家人急忙往山中采摘箬叶,期望端午节期间能卖个好价钱。
    据当地人介绍,箬叶采摘、收购、加工助鹤峰农民每年收入上亿元。
    一缕清香曾被埋没
    箬叶,俗称竹箬、箬皮,即箬竹的叶子,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等特性。用箬叶包粽子,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鹤峰绵延的山峰上,丰富的箬叶资源以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自生自灭。而在东南亚等地,箬叶却是理想的食品包装材料和提取天然色素和香精的原料。“1989年,湖南浏阳的李春桃到五里来收箬叶。那时四五角钱一斤,老百姓不愿意卖。”鹤峰五里乡紫荆村党支部书记王先富回忆。王先富从最初跟随李春桃收购箬叶,到后来成立鹤峰五里箬叶开发有限公司、人工种植箬竹试验成功,是五里箬叶创富传奇的见证人和最早参与者。
    王先富回忆:“当时,因箬叶背面有茸毛,易致皮肤过敏,大家不愿意去采。”王先富说,1989年至1991年,尽管李春桃只收到了几吨箬叶,但获利颇丰。鹤峰林业局总工程师张万华说,鹤峰箬叶具有柔韧、天然清香等特质。“江西、安徽、浙江、四川、重庆、广西等地都产箬叶,但都没有这种独特香味。”
    箬叶走俏农民渐富
    鹤峰箬叶的价值逐渐被市场认可,需求逐步扩大。1992年,李春桃、王先富想了个办法:用米换箬叶,老百姓肯定喜欢。五里全境少有稻田,大米需外购,且流通有限。从此,五里老百姓上山采摘箬叶的致富意识被唤醒,箬叶收购量逐年走高。1995年至1997年,是箬叶收购的高峰期。“全县每年收购7000吨至8000吨箬叶。”王先富说:“干叶收一块四五一斤,卖到广东五六块钱一斤。”据说,当时有数十名外商云集鹤峰,收购箬叶。“农民拉一车箬叶,喊三千五千,你不敢还价。”王先富说,箬叶市场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当地农民每年收入少则几千元,多达6万元。
    箬叶走俏,价格亦一路攀升。“开始跟米价赶,后来跟猪肉价赶。”王先富说。五里最大的箬叶收购商之一的杨发林,从事箬叶收购8年有余。他介绍:“2002年,一斤干箬叶卖1元钱,2003年涨到3元多,去年最高卖到8元。”
    对五里乡的大多数农民而言,箬叶产业可谓“一本万利”:长在山上,不需要人工施肥和管理,只要到季节就可采摘,且价格还不低,每年都在上涨。然而,不尽乐观的是,由于对箬叶过度、掠夺性采摘,五里乡的可利用箬叶面积逐年减少。
    箬叶产业深山壮大
    政府和民间力量开始认识到必须保护箬叶资源。
    2002年初,王先富租下13亩荒地,将箬叶移栽到耕地上“野转家”,6000多根种苗只成活了9根。他很是沮丧。第二年改进栽种方法,将单株散栽改为扎堆栽培,种苗成活。
    2003年下半年,王先富当选为紫荆村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将村里的130亩老茶园改种箬叶。
    2004年,他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研发箬叶和厚朴混栽的立体栽培技术,2006年被评为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鄂西植被恢复优化模式”。
    目前,该乡已建成箬叶立体栽培基地近3500亩。
    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箬叶加工出口企业,也是拉动鹤峰箬叶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除内销外,公司生产箬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除用于包粽子外,还大量用于垫盘、垫笼、包饭团或进入微波炉等。公司箬叶生产车间每年用工上千余人,为农民工增收近千万元。今年5月,副省长赵斌在鹤峰视察时鼓励该公司积极争取上市。

推荐阅读:

每年投入上亿元 纳雍圆农民绿色致富梦

赣榆罗阳打造全国最大的耐盐碱苗圃基地

温州森林旅游收入10年增长40倍

2万多株苗木被夷为平地 承包者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