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点“石”成“金”

2010/9/20 8:09:39

在一般人的眼里,漫山遍野的石头除了砌房,作用可是不大;而在怀宁县石镜、凉亭、洪铺等乡镇,那原本并不值钱的“疙瘩”,如今却成了一个个炙手可热的“金元宝”。那里的农民利用这些石头发展石雕石刻业,目前共有4000多户鼓了钱袋子,圆了小康梦。
该县凉亭乡早在明末清初就以加工石磨、石臼、石碓等著称于世。改革开放之后,用来谷物脱壳的石臼、石碓等基本上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这里的人于是将重点放在石磨的加工上,因为他们经过认真地市场调研后发现,都市人特别是都市里的老人有喝原汁原味的豆浆、吃原汁原味芝麻粉和糯米粉的特性,因此直径为10—30厘米的小石磨倍受欢迎。如今,该乡的小石磨已销售到了深圳、武汉、广州、上海等各大中城市,有些还远销到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石镜乡农民加工石头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起点很高,一开始就购置了抛光机、切割机和刻字机等,有的农民办厂之初还专门请来工艺美术师进行指导;他们把从山上采下的大理石加工成故宫狮、西洋狮、华表、石凳、石碑等,远销到黄山、西湖、秦淮河等风景名胜点,年创产值达8000多万元,并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