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花卉看青州,这几年,青州的“花儿”越开越红火了。这里的花卉产业在从“小花朵”到“大产业”的“成长”道路上,与“30”、“20”、“10”这几个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数字也诠释出了青州花卉的巨变。
30年科技路托起“产业航母”
从农户零散种植、传统培育、集市销售为主的起步阶段,到花卉种植由小而散向专业化、集中种植转变的发展阶段,再到由传统花卉业向现代花卉业迈进的产业化阶段,青州的花卉产业之路已经走过了30年。30年来,是科技让青州“花儿”越开越“艳”。
青州市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加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与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发展合作关系,设立花卉专业实验基地,先后研发260多个新品种,引进培育国内外名优特稀花卉品种230多个。大花蕙兰、蝴蝶兰克隆繁育,仙客来离子加速器辐射育种等生产、育种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面向全国招聘花卉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先后引进了花卉生产方面的正规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400多人,硕士以上人才30多人。高素质人才的加盟,使得青州花卉产业发生了“质变”。目前,该市花木种植品种多达3000余种,花木年交易额40亿元。
20万亩花地富了一方农民
在位于青州黄楼镇的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笔者见到了西沙营村的花农王连太。“你别看我的摊位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可我每年的营业额都在200万元左右。”王连太自豪地说,“我的花只有一成是在这里零售,其余的90%都是批发,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王连太告诉笔者,他们村有200户人,至少有180户种花卖花,平均每家年收入10万元。
在青州,像西沙营这样的花卉种植专业村还有136个,像王连太这样的花农有8万人。目前,青州的花木栽植面积近20万亩,花卉产业成为该市支柱产业之一。
通过花卉产业致富的还有一大批“绑”在花卉产业链“尾巴”上的农民。据统计,该市花盆、花架等生产厂家已有100多家,经营户300多家,整个花卉产业链解决就业11万人。
10届花博会叫响青州品牌
花卉产业做大做强了,花农们越来越富裕了,花卉会展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初办于2001年的青州花博会即将迎来它10岁“生日”。十年来,花博会两次与山东省花博会合办,去年,还成功举办了被誉为“花卉界奥林匹克”的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一个土生土长的县级会展真正与快速膨胀的花卉产业一起,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花卉盛会,成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跻身“中国节庆50强”、“中国十大花卉类节庆”行列。
花博会的品牌进一步促进了花卉产业发展,扩大了青州知名度。过去9届花博会,参观人数达900多万人,预计今年花博会后,参观的总人数将会超过1000万。花博会还吸引了国内外80多家知名企业在青州建立栽培基地或销售中心,有力地提升了青州花卉产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