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田:印染老板华丽转身成苗木大王

2010/12/17 8:29:43

个人简介:

刘国田,山东省潍坊昌邑市柳疃镇刘家车道村人,木匠出身,首届潍坊十大环保人物之一。他靠印染行业“发迹”,后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致富路。他自掏腰包建设绿博园。近年来,他专心于“变废为宝”的技术研究,实施污水资源化处理工程,建成了“无味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印染污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垃圾处理厂也正在建设中。

主要事迹:

在山东半岛莱州湾畔,有一个美丽的小城——潍坊昌邑市。这座拥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的小城,虽然只有15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68万,却握有一系列“国字号名片”——“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印染名城”……

而今,随着全市苗木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绿博会的召开让昌邑又多了一张更广为人知的“国字号名片”——“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

知名作家莫言在《听父母官谈家乡事》中,提到通过拓展国内外市场,潍坊近些年来在农业上涌现出的一大批“头儿”:“像大棚蔬菜之父‘菜头’王乐义、具有大将风度的‘鸡头’王金友、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得利斯’低温肉肠的‘猪头’郑和平、养花养出了彩的‘花头’李洪亮、栽苗木栽出了名的‘苗木头’刘国田……”莫言对家乡潍坊感叹:“真是‘家家怀荆山之玉,人人握灵蛇之珠’,群星灿烂,英杰辈出。”

今年,首届潍坊十大环保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后,有苗农感慨道:“‘苗木头’刘国田被评为‘十大环保人物’,反映了俺们的心声,让人信服!”

记者不禁思索,这个莫言笔下的“苗木头”究竟何许人也?他居然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更让记者惊奇的是,当成为坐拥上亿资产的“印染老板”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国田把注意力转移到苗木行业,自掏腰包创建绿博园?他的污水资源化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厂等又有什么神奇之处?

为印染“还债”还出“苗木大王”

来到山东省昌邑市,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绿树映衬着红花,这与昔日烟囱林立的“印染名城”、“铸造之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昌邑市环保局局长于敬之告诉记者,人与自然和谐,已成生态昌邑的主旋律,而其中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刘国田。

站在记者面前的刘国田,高高的个头,茂密的头发中掺有些许白丝,谈吐中不时发出爽朗的、憨憨的笑声。

谈起创业史,刘国田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1992年,35岁的小木匠刘国田借了3000元钱,在老家柳疃镇刘家车道村开了一个印染作坊,规模变大后更名为黄辛印染厂,几载磨砺,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黄辛印染厂已成昌邑印染界的“龙头”企业——金丝达印染公司,他也由此戴上了“印染大王”的桂冠。

众所周知,印染厂要排污水,要烧锅炉,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金丝达厂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与环保“撞车”。

当初,刘国田并没有在意。“当地好多印染厂都这样。再说,我靠诚信经营,该缴的税款一分也不少,还时常济贫扶弱、修路助学……所以当时,我没觉得不妥。”

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刘国田为学习先进印染经验,踏出国门取经。

“1997年,我来到新加坡,呼吸到的是清新宜人的空气,见到的是一尘不染的路面。后来,又到欧洲一些国家,看到的依然是蓝天绿树,碧草鲜花,除了宽敞的道路,几乎不见裸露的土地……”刘国田说。

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对他触动很大。“我感到自己欠了父老乡亲太多‘环境债务’。把环境变美了,才是对父老乡亲最大的贡献!”

回国后,刘国田便不断地琢磨起“还债计划”,立志播绿治污。他投资300万元,在自己的厂里安装了污水处理和脱硫除尘设备,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对于环境的污染。按说刘国田心里可以踏实了。然而,他还是觉得自己搞了这么多年的印染,欠下的“环境债”太多。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又在心中酝酿……

刘国田瞄准刘家车道村东南侧的

一片沙化严重、杂草丛生的河滩。在这片荒滩上,他带领父老乡亲,开垦荒地、导引淡水、广植林木……

黄沙被压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集娱乐、旅游、休闲于一体的1300多亩的“流青园”。一片曾经黄沙飞扬的潍河荒滩变为了绿洲。

刘家车道村村民深有体会地说:“为建流青园,老刘共花掉了1500多万元,这是他为俺村1000多口人‘造风水’啊!”

可刘国田却觉得:“我涉足苗木业也算是‘致富思源’,因为我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是党的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我有义务为父老乡亲做些什么。”

2002年,昌邑市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工商企业投资绿色苗木业,带动整个地区苗木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好政策和刘国田的榜样带动下,当年就有50多个民营大户先后投身“苗海”,民营大户的高密集资金投入,无疑推动了昌邑苗木业的迅猛发展。

2003年冬天,刘国田引进了十几个新品种,带领乡亲们种植了上百万株树苗,乡亲们冬天不栽树的习惯也由此改变。2005年,昌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成了全国著名的苗木之乡。

在投身苗木种植中,独具慧眼的刘国田意识到,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来临,种植绿化苗木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态价值,还能带动农民致富。于是,他努力寻找机会,把苗木业与奥运联系在一起。

得知北京奥组委提出“彩叶工程”后,刘国田欣喜不已,他迅速引导苗农加大彩色苗木的研发和种植力度,使彩色苗木迅速风靡全市。奥运期间,北京奥运绿化工地从昌邑引入的大容器苗和小容器苗超过7000万株。

刘国田涉足苗木业前,昌邑的苗木种植还星星点点的,加在一起也不足2000亩。如今,全市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销售各类苗木近亿株,销售额达6亿元,乡亲们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银行存款也迅速多了起来。

现在,刘国田拥有8处苗木基地,引进各种优质苗木品种400多个,7000多万株,成为昌邑市苗木产业响当当的领军人。

“他甘当实现绿色财富梦想的领路人,用‘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等多项殊荣扮靓绿色昌邑,让昌邑苗木走向了全国,更让四海宾朋倾情于昌邑这片沃土。”

这句对刘国田的颁奖词,出现在今年2月2日召开的昌邑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会上刘国田获得最高奖项——特殊贡献奖,而他已经连续5年荣获此奖。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是对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挥旗帜性作用的高度赞赏。

刘国田,没有在荣誉与掌声中自我陶醉,只是深情感言:“与这个奖项相比,我更为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致富路深感骄傲!”

记者一行在刘国田的带领下,乘车穿行于一个又一个苗圃间,来到景色如画的绿博园后,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踏入绿博园顿感神清气爽,1万多平方米的全天候温室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稀奇树木,葱茏喷绿,繁花绽蕾吐艳,风情万种的树姿,妩媚妖娆的彩叶,簇簇相拥的佛肚竹,曲折蜿蜒的小径,花草相间处,不时袭来阵阵清香……

刘国田告诉记者,自从爱上苗木行业后,他养成了一种“癖好”:每次出国都会满世界寻觅那些珍奇苗木的幼苗或种子,能收集到的“绝不错过”……

在绿博园的热带植物馆,他指着一棵外形光泽亮丽,树干高大弯曲的红褐色灌木对记者说:“这是伊拉克沙枣,它可是我前几年不顾个人安危,从战火纷飞的国家请来的宝贝呀。”

绿博园内水帘飞溅,倍添灵性,鱼儿溪中欢悦戏水,潺潺溪流穿越小桥欢歌而去。如今,刘国田在绿博园先后投入资金上亿元。“现在,绿博园已被评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仅2009年上半年,绿博会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超过80万人次。”随行的绿博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聊绿博园的故事,还得从绿博会开始!”刘国田说,“在昌邑建个绿色的园子,让大家过来坐坐,唠唠家常,做点买卖,这或许就是绿博会的创建初衷。”

2003年,昌邑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山东省(昌邑)苗木交易会,这吸引了刘国田的目光,他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昌邑的苗木。于是,已拥有万亩苗圃的他毛遂自荐筹建绿博园。他先后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面积4000平方米的苗木交易大厅和1.2万平方米的展示大棚,绿博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所有场馆设施供政府举办会展,免费使用。

这一年,首届苗木交易会一炮走红,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苗木客商的目光,3天内苗木交易额就达1.32亿元,昌邑由此作为江北苗木基地声名鹊起。

寻到开启市场之门的“金钥匙”后,当地政府信心倍增,2004年,又争取到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的举办权,两年后,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从北京移师昌邑,双会合一。这样一来,绿博会渐渐成了专业性的绿色高端峰会,国内外客商纷纷赶来。

如今,绿博会把昌邑变成了江北苗木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已连续举办了7届绿博会和3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累计参会人数60多万人,苗木交易额达20亿元。

而刘国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