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农变花工 就业变轻松

2011/9/5 17:20:38

花农变花工 就业变轻松

“我脚下这块地原来就是俺家。”北京市顺义国际鲜花港保洁组组长王海玲告诉笔者,除了在外面打了两年零工,她几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如今,王海玲虽然还是农民,依旧干着她熟稔的垄地、除草、浇水施肥的庄稼活儿,但是,和许多城里人一样,她签订了劳动合同、上了5险,身份也从原先年收入不过七八千元的花农变成了每月拿着2000多元工资的花工。

王海玲的幸福生活得益于顺义在全国首推的农村劳动力一产从业人员员工化模式。通过转变用人主体、转变用工结构、转变社保模式 “三个转变”,顺义区逐步试点给一产从业人员签合同、上保险,从而消除一产就业模式,带动一产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实现正规就业。

河东有个鲜花港

顺义国际鲜花港占地3000多亩,几乎占了杨镇红寺村所有土地的2/3。这个庞然大物虽然是个企业集合体,却 “不冒烟”,里面的玻璃大棚不种庄稼而是种满了鲜花。

红寺村位于顺义区河东四镇交界处,交通不便,经济上属于顺义的不发达地区,至今没有一家村办企业,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和空港工作。2007年,国际鲜花港建设项目要到这里租地办园区,村里人集体上访,一方面嫌钱少、租金低,另一方面觉得栽花不如办企业,埋怨村里干部没本事,招商引资又找上家 “种地”的。

“那时村里就剩下些老弱病残了,40多岁没技术的也留了下来。”村党支委、妇联主任张淑琴回忆说。一帮子40多岁的人在侍弄庄稼之余,男人干些零工,给人搬砖做些小工,女人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到一些果园、种植园打零工。村领导在多方安抚的同时,为了解决这些人就业,与鲜花港项目方在租赁合同里增加了一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本村劳动力”的条款。

如今,像王海玲一样,红寺村在国际鲜花港工作的村民就有100人,至于四里八村来这里工作的农民就更多了。

侍弄花草我在行

“我这辈子可是头一次签订合同。”58岁的苏仕民来自紧邻的南彩镇望渠村,自从去年底与鲜花港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他就好像是吃了定心丸似的。

“上5险、月月领工资,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心里踏实。”苏仕民感慨地说。

别看名字中寄托着长辈的愿望,可老苏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农村,大半生都在田间劳作。直到2000年,在别人的点拨下他开始养牛,工作劳累不说,也没有挣到什么钱。而在这里,一个月不加班也能拿1800元工资,一年就是2万多元。

顺义区人社局局长张尚强介绍说,顺义区极探索一产从业人员员工化,让散户农民在公司就业、临时工(季节工)在公司正规就业,实现了“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甚至分红”。

“花把式我熟,比家里的农活还轻省儿。”每天早上6点整,老苏骑着自己的电动车上班,10点下班回家吃饭,下午2点来6点走,雷打不动。老苏没有离开自己的土地,却经历了一次圆满的转身。

“一产从业人员员工化”成试点

现在,农民对于未来的担心,可以变成放心了。顺义区从今年开始在杨镇、北务镇的几个村庄试点一产从业人员员工化运作,与农民签合同、上5险。

“按照当初的构想,一产从业人员员工化共有两种模式:一是依托现有一产公司,促成一产公司与农民(临时工、季节工)依法建立劳动关系,让农民正规就业,享受 ‘稳定工资+职工社保’待遇。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新的一产公司,让散户农民以土地、大棚等生产资料入股,并在公司正规就业,享受 ‘稳定工资+职工社保+分红’待遇。”顺义区人社局副局长史庆军介绍说。

一产从业人员员工化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农村劳动力成为企业正式职工、就近就业,享受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收入,就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