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1+1
创业者:我的这个技术带到棺材里去是没有用的,只有推广开来才对国家有利,对大家有利,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无偿提供。
记者:现在早园笋不好卖,有时甚至会亏本,一般人家一亩毛竹林收入不会超过500元。孙士明愿意将一亩竹林收入上万元的技术无偿提供给大家,他的这一想法让人感动。
新闻故事
一棵毛竹笋卖了120元
从吴兴区埭溪镇出发,沿一条乡村道路大约驱车10多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一个竹林掩映风景优美的村庄——山背村。独门独院的孙士明家就坐落在该村黄泥墩自然村,房子边上就是一片毛竹林。4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孙士明家里时,主人孙士明正在屋子里忙着给一位来买笋的同村妇女称笋。
孙士明精神矍铄,看上去最多50多岁的样子,要是他自己不说,我们怎么都想不到他已经66岁了。“是吗?呵呵,山村空气好,吃的是柴火饭,天天起早摆弄这片竹林,可能胜过城里人的早锻炼吧,我老妈90岁了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啦。”孙士明指着帮我们泡茶的老母亲笑呵呵地说。
说起自己培育的毛竹笋,孙士明来了劲头,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用种植早园笋的技术培育的2.3亩毛竹笋从去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就开始上市了,价钱卖得比冬笋还贵,20元一公斤的价格都供不应求,都是客户上门收购的,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太多,他只能优先供应给老客户。
最令人兴奋的是腊月二十八那天,一连挖到了4棵毛竹笋,每棵重量都超过了6公斤,这4棵毛竹笋一棵就卖了120多元钱。今年的行情最好,他的2.3亩毛竹笋到现在已经卖了6.6万元,接下来卖鞭笋最少还能收入6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