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石德素:小桑苗育出大产业

2008/5/23 11:49:04

──访江苏射阳亥林高效桑蚕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德素

  阳春三月,踏上特庸古镇,触目皆是桑苗绿意,路旁有桑树,田间有桑林。江苏省射阳县亥林高效桑蚕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石德素向记者介绍,近三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发展很快,已拥有桑田12.7万亩,产值达4.3亿元。每年为桑农增加1.3亿多元的收入,平均每户增加收入1.72万元。去年,石德素荣获江苏省第三届“创业之星”称号。


  小桑苗育出大产业


  1988年初,小学教师石德素辞职想创办一个能带领广大群众就业致富的桑种苗项目。在饱尝了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客户遍布周边地区,还辐射到了我国西部的省份。


  几年后,石德素成立了“惠达多种经营服务部”,主推新品种“农桑4号”、“育711”、“铁霸”、“特山一号”等桑种苗,行销全国16个省市。“特山一号”还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去年5月,他又成立了亥林高效桑蚕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24位中高级专家加盟。扩大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桑种苗培育车间600平方米,经营场所200平方米,育种苗场地1万亩。


  此外,公司还与中国农科院镇江蚕研所合作,培育桑苗新品种2000亩,建成了江苏最大的桑种苗基地,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称号。石德素把经营范围从桑苗培育、种植、嫁接和销售,扩大到各项技术指导及推广服务,以及实生桑种桑苗、杂交桑种桑苗、成品桑苗、嫁接体苗、蚕药蚕具等。


  搭起带动就业平台


  石德素搞“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股份合作、订单生产、保价收购、惠及桑农的办法,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机会。


  特庸镇原有桑园3万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原有的家庭小作坊总是形不成气候。石德素就适时提出“扎木成排、合作社兴业”的办法,牵头成立了“亥森蚕桑种苗业合作社”。目前,已吸引7650家桑农入社,占总桑农户的91%;重新整合了当地蚕桑业布局,使年加工茧能力达到了15万担;新建了3万多亩成龄桑田和1.5万亩优质桑种苗繁育基地。


  借才发财确保成功


  依托中国蚕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公司请20多位执行专家学者常年指导,研发高科技含量新品,用科技支撑桑种苗业,捧红了这张“绿色名片”。


  石德素采取育苗、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方式,用“订单”使资源高速循环起来,精选的“一体化”项目相继落户,可持续提供优质原料。他们不仅培育为不同丝绸服装原料蚕吃的桑种苗,还定向培育各种桑种苗。现在,公司每年加工桑种苗嫁接体4.7亿株,销售桑种苗2.7亿株,总销量已超过10亿元。


  目前,公司推广的核心技术有4项,配套技术有3项。今年已建设标准钢架保温棚6座,选引适合长江、黄河流域和西部高原地带桑品种5个,繁育嫁接苗木4000万株;建设二次去杂示范方5个520亩,年产无病高产桑苗1300万株,纯度达100%;建设示范区2000亩,年亩产优质桑叶3000公斤,穗条4000担,同比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