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园林界治盐碱绿化大王魏坤峰

2008/5/24 22:58:16


    盐碱土绿化一直是世界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盐碱地是一种患了"癌症"的土壤,是"绿色的禁区"。而我国便有52亿亩盐碱地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100多座城市矗立在盐碱地之上。
    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山东省德州市就分布着400万亩盐碱地,属北方盐碱重灾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有不少仁人志士做过许多绿色的梦。据考证,古代的大禹、刘备、东方朔、颜真卿都曾想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播下绿色的种子。然而,一个个希望都被化为泡影,摆在人们面前的依然是"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植树不见树,种花花不长"的凄凉景象。
    时光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欠发达的德州市在全国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异的神奇:德州市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盐碱区绿色工程--德州市中心广场,不仅荣获山东省城市精品工程金奖,而且还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绿化是中心广场的"闪光点",说起这一骄人的业绩,德州的父老乡亲心中自有一杆秤。在德州,只要提起"魏坤峰",熟悉他的人都会自豪地说:"那是咱德州的园林大师"。
    据资料介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从事研究盐碱土改良绿化已经五六十年了,但是成效却微乎其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盐碱土的化学成分过于复杂,没有特效药物来治理。而60年代毕业于保定农业专科学校的魏坤峰与盐碱土改良绿化结缘,却缘于16年前市长的一段激将令……
    1984年,原德州市副市长王兴浩,在一次全市绿化会议上突然把时任德州市绿化队队长的魏坤峰从座位上叫起来,"你这个队长如果能改变德州市年年种树不见树的面貌,市委、市府就给你重奖!若还是这个老样,我看你这个绿化队长也就是个空摆设!"
    市长的一席话让已经"而立之年"的魏坤峰深感责任重大。他一咬牙,拿出了3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从这往后,一些喜欢早起的老人发现,每天早上六点钟,总会见到一个哼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骑车人,大街小巷的串游,专捡那些有草有树的地方蹲着看上半天。他,就是魏坤峰。一个炎热的夏季,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远离市区的一个偏远小村。忽然,他发现路边一户村民正在盖房子,地基上铺满了芦苇和麦秸,细一打听,原来是压盐碱用的。这一发现让魏坤峰心花怒放,他顶着烈日赶回单位,立即开始试制以碎柴草为主要原料的防盐碱材料。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一种能够控制盐碱上升的"隔盐层"植树法诞生了。经过试验,该项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而且还可以把树木成活率提高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