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引发的思考 别让"人造景观"毁了景观

2008/5/25 10:23:48

    河南新郑始祖山上冒出的“华夏第一祖龙”已经被认定为环保违法项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也明确出台了处理意见,事件至此似乎告一段落,不过,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发了众多热议,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如何不让“祖龙”事件重演,更值得我们思考。
  匆匆上马 粗制滥造
  警惕各地人造景观泛滥
  实际上,近年来宣称“弘扬传统文化”,制造大型“人造景观”的,并非只有河南新郑“祖龙”这一家。
  据不完全统计,大中型“人造景观”在全国数以万计,名头数不胜数,如世界公园、三国城、西游宫等等,仅和《西游记》沾边的人造景观,全国就有几百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王学泰认为,许多所谓的“人造景观”,和新郑始祖山上的“巨龙”一样,并不太可能给游客带来人文体味。规划者、建设者以及赞赏者,多多少少都有一种好大喜功的虚骄心态,典型的例子就是动不动要争一个“世界最大”、“吉尼斯世界纪录”或“盛世巨筑”等。
  有关方面估计,我国目前的人造景观总投资已超过700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4万余亩。稍有规模的景观,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许多地方在缺少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上马,致使数量多、精品少,既侵占了土地资源,又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这些数量多,占地大,投资巨的人造景观,现状又如何呢?
  据统计,大多数人造景观已风光不再,处于萧条状态,或拆、或改、或倒闭。有专家忧心忡忡地说,当初“一窝蜂”地赶潮上马,后来一连串关张歇业,这笔投入产出的账,真不知该如何计算。  
  珍惜传统 尊重自然
  人造景观需科学论证严格把关
  王学泰认为,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古老的文化遗存和浓厚的历史积淀是需要认真保护和研究的,而不能像某些人那样,为了“圈钱”轻率打出“传统”的牌子,一味地炒作概念。这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轻慢和糟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园林研究所所长孙凤岐教授表示,投资兴建人造景观并非不可以,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人造景观取得了成功,像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近几年我国各地相当多的“人造景观”,只是头脑发热的产物,从一开始就缺乏科学的论证,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在景点建设上又囿于模仿,风格雷同,缺乏文化含量和地方特色,建成后往往成为“鸡肋”,运营都成问题,更不用说收回投资了。
  孙凤岐认为,要慎重建设人造景观,首先要尊重自然,人造景观要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不能对周围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后果;其次要精心设计,准确赋予其文化内涵,体现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
  采访中,也有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引导人造景观建设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应该在项目立项审批时严格把关,把那些明显与当地环境不适应,又浪费资源和能源、损毁环境的“景观”项目坚决挡在门外,使人造景观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不能再上演“祖龙”这种等媒体曝光后才发现项目违规违法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