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领路人 曹成海

2008/6/6 8:12:09

    初识大岗子乡副乡长曹成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豁达、直爽、稳健,说话简练,条理清晰。当提起他个人的先进事迹时,他却显得颇为拘怩腼腆,憨厚地连连摇头说:工作上的事,我尽力去干,我个人的事,群众心里有秤,没啥说的:朴实无华的一句话,道出了他一贯的工作作风。


    曹成海于1998年到大岗子乡任政府副乡长,在他上任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交给了农民群众。由于自己主管农业工作,一年四季下来,几乎天天都忙,为群众解决春耕资金,协调贷款,为群众找致富门路,致富信息,只要和群众有关的,就都离不开曹乡长忙碌的身影。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世所带来的冲击,农民收入的逐渐减少,使曹成海清醒地认识到,仅为群众解决资金,协调贷款,不能带领群众脱贫;只有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才是解决贫穷的办法。由于该乡世世代代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已根深蒂固在农民群众的脑中,要想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难上加难:可当了副乡长的曹成海时刻牢记着自己神圣的职责。他认为此时是带领农民群众脱贫的女于机会,只要自己信念坚定,好好把握这一机会,真抓实干,一定会给群众开好头,起好步,为了开好这个致富头,他先后多方筹集资金10多万元,承包了山片,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中草药种植以及植树造林。


    当时,有许多人不理解说:“曹成海,你是咋想的。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到商海里去冒险”;电有人说,你这是出风头,捞资本。人们的风言风语,反而更坚定了他到山沟里大干一番的信心。曹乡长说:“我就认准一个理,既然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让群众相信,让群众跟着干。”实践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初建种、养殖基地时,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给曹乡长山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思想观念陈旧,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如何引导群众发展。如何指导农民生产,又是摆在曹乡长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种、养殖技术,农民不懂,他也不懂,怎么办?曹乡长一方面潜心从书本上学习,努力掌握种、养殖管理技术;另一方面,深人到农户家中,帮助群众算“细帐”。不讲大道理,只算“挂地皮”种玉米、水稻和发展多种经营淮划算,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在发展过程中,曹乡长每天利用班外时间,亲自到山沟基地去进行技术指导。他认为,发展梅花鹿养殖、种植中药材,科学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能否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关键在于管理。为此,曹乡长长期在基地、单位两头忙,既要做好单位的工作,又要管理好畜禽的防疫,药材的除草和杀虫,及早防治草荒和虫害。


    为提高鹿的繁殖量和药材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2002年8月份,曹乡长又投资5万元,新盖鹿圈一栋,购买了11头鹿,和自己弟弟联合开始从事养鹿业。同时为不破坏森林植被,又开始了栽种苗木,中草药等林上林下经济一条龙种植模式。成立了苗木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基地。在养殖和种植方面.曾乡长—是精心研读书本,上的理沦,二是虚心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求教,在实践中反复尝试,了解了畜禽的生产习性,掌握了种植的技术要领:“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在曹成海白勺山沟基地里,现已有鹿22头,种中草药5公顷,苗木15万株、


    汗水不会白流。曹成海的山沟基地取得了成功。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已有9户农民从事了养鹿业,家禽饲养超千只以上的6户,仅发展苗木、中草药种植全乡就达到了200多公顷,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


    山区群众,靠山吃山,奔富路已不再是梦想,带领群众致富,做群众的致富带头人已成为曹成海永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