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林业农民的银行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

2008/6/13 22:05:00


    合肥地处皖中腹地,主体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之上,常年缺水易旱,历史上林业基础较为薄弱。上世纪九十代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1.8%。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1年以来,该市紧紧围绕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采取城乡一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退耕还林、长防林、省绿色长廓、分水岭地区“把树种上”、市级生态林建设等一批大型工程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林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绿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合肥市荒山绿化覆盖率达到97%、主干道路绿化率100%、农田林网率86%、村庄绿化覆盖率36%、集镇绿化覆盖率25%、城市绿地覆盖率36.2%、人均公共绿地8.5平方米。特别是森林覆盖率,全市已达到14.8%,比2001年前增加了3个百分点。
    森林资源显著增加。2004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已突破75万亩、有林地面积达71.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高达240万立方米,分别比2001年增长160%、212%、12%。
    林业产业不断壮大。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营造林、木材加工、苗木花卉、森林旅游、林产品流通等产业门类。尤其是苗木花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5年,全市苗木花卉面积已达17万亩,是2001年的6倍。在育苗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育苗的品种不断丰富,质量进一步提高。林业育苗已成为林业场圃增收,育苗农户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保证了全市的造林需要,还大量销往周边省、市。肥西县上派镇“三岗”
    (松岗、孔岗、阮岗)地区农民,户户育苗,连片育苗面积达到5000多亩,许多农户靠苗木收入盖起了楼房。合肥林业产业的发展,使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合肥林业,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构建了森林生态体系总体框架。全市林业的迅速发展,已在城市周围3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四个层次的森林生态圈,构建了具有合肥特色的森林生态体系的总体框架。一是以古城墙为基础、环城公园为骨架的老城区森林圈,以景观林为主。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范围内,总长8.7公里,包括与其相依的琥珀潭、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在内,面积3000亩。二是以二环路为骨架的森林圈,以防护林、景观林为主。主要集中在四个城区的农村以及三个开发区范围内,总长42公里。包括与其相邻、相依的城市森林公园、大型绿地、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饮用水保护林等在内,成片森林面积约5万亩。三是以正在建设的外环高架公路为骨架的森林圈,以防护林为主,总长110公里。包括城区东南方向的城市引风林、西郊近万亩的蜀山森林公园、东北部的商品林基地等,成片森林面积15万亩。四是以江淮分水岭脊线、南部的山区、巢湖边岸为骨架的森林圈,以防护林、商品林为主。主要集中在三县近城范围内,总长度约230公里。包括周围的水土保持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以及紫蓬山风景区等在内,森林面积约40万亩。森林生态体系的构建,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合肥近郊由于树木的增多,每天傍晚,成千上万只鸟来此栖息,成了鸟的乐园。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林业的迅速崛起,为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闯出了一条新路,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林业已成为合肥地区一些农户家庭经济的主业。肥西县上派镇的苗木花卉生产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岗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700多元,其中:90%以上来自苗木花卉收入。在全市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这个村可以算是首富。致富后的“三岗”地区农民,盖起了小康屋,住进了致富楼。
    美化了城乡大地。林业的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还扮亮、扮美了合肥城乡大地。如今,当您踏入合肥地界,2000多公里长的主干道路绿树成荫。206国道长丰段,林带宽度126米;312国道包河区段,林带宽度50米。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一片的森林,仿佛是绿色的海洋。进入城区,二环路、机场路、包河大道、黄山路以及环城公园的绿化,更体现了合肥绿化的水平和档次。走向农村,一条条道路、沟渠,一片片山丘、高岗,一处处集镇、村庄,到处是绿色环抱。肥东县王城乡李岗村的“十里长岗、千亩杨林”,便是真实的写照。
    合肥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目前,正在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