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乡亲造林“农户+工厂”绿了青山富农民

2008/6/13 22:06:16

    笔者日前前往东源县蓝口镇、骆湖镇走访了一些村民,发现这里的农民植树造林积极性非常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县在植树造林方面实施“农户+工厂”的运作模式。
    农民发动乡亲造林
    据《河源日报》报道,种树一般是在荒山、荒坡,这些地方因土地贫瘠,农民要想依靠个人力量植树造林,闯出一条财路,很不容易。也正因此,此前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蓝口镇、骆湖镇村民反映,由于自己资金有限,而且植树造林的收成来得较慢,所以以前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大家都想到外面打工赚钱。
    然而,如今很多东源县农民的植树造林积极性提高了。4月11日,天刚放晴,义合镇奖坑村农民诸洪武便来到村旁的坑尾山,补栽速生丰产林的树苗。
    据悉,诸洪武已经承包了100多亩林地。他说:“种树之前,乡亲带着刀子上山砍柴,到街上卖搞点经济收入。现在种上速生林,收入比以前增加了50%以上。”尝到了甜头的诸洪武决心要发动乡亲们,一起植树造林。
    “农户+工厂”运作模式发挥作用
    诸洪武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来自于该县在植树造林方面实施“农户+工厂”的运作模式。“农户+工厂”的运作模式即企业给农民资金支持,进行技术培训,并负责树木回收。这样,销路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将得到保证,所以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河源市已经吸引了圣象集团等多家民营公司投资,营造速生丰产林面积超过了80万亩,带动2万多农户致富。
    在河源市建立开发人工林基地,实施“农户+工厂”运作模式的圣象集团跟农民达成协议:农民种上了丰产林,企业首先给予资金支持,每年还提供技术培训,并负责树木回收。这种模式使农民收入和企业的主要原料同时得到了保证。圣象公司产业链模式不仅为自身提供了优质原材料,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带动了贫困山区农民致富,绿化了荒山,保护了环境。他们通过科学规划、管理、限量采伐和合理利用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悉,未来5年,河源市将在继续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基础上,加快人造板生产基地、地板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完整的林业产业链。
    先进运作模式促进植树造林
    据了解,东源县当前又引进嘉汉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外资企业在该县投资造林业,在该县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东源县在抓好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资源保护、绿色通道、城镇和农村生态环境等建设工程的基础上,使东源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7.3%。据统计,如今该县已完成灭荒造林和低效林林分改造17.6万亩,提高了全县的绿化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