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林业特色镇 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

2008/6/13 22:06:20

    近年来,青岛市大规模的开展植树造林,造就了一批有鲜明林业特色的镇,同时通过发挥理务关镇用材林、大村镇林下种养、铺集镇木材加工、海青镇茶园、张家楼镇杂果、琅琊镇竹园等林业特色镇的引导作用,以品牌推动青岛林业经济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镇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的借鉴。
    理务关镇:用材林遍地生根
    胶南市理务关镇,早些年就注意加大林业产业资源的培养,到2006年,理务关镇速生林种植规模已有43000亩,林木蓄积量达到67272.2立方米,人均2.2亩速生丰产林。
    镇党委书记刘永山在接受采访中分析,理务关位置偏僻,经济薄弱,丘陵薄地较多,单靠发展农业种植产量低、效益差,仅仅能够维持温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理务关镇又有广阔的河滩,具有大力发展林业的条件和优势。以前由于缺少规划、疏于管理,树不成林、林不成片,林业发展的优势没能很好的发挥,经济效益不高。基于上述情况,镇党委、政府提出充分发挥林业发展优势,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实现农民、集体“两个增收”的战略。
    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摈弃了基层农村政府惯用的村村贯彻、户户动员的传统作法,更没有靠行政手段进行“硬派”,而是通过因势利导和政策引导的办法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植树积极性。戴家尧村前些年大力实施开荒造林、退耕还林,每年的可采伐林木都在百亩以上,年均收入达20多万元。镇里抓住这个典型,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热情,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又着力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特别是在财政状况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镇政府拨出专款近百万元,用于扶持本镇库区贫困村和贫困户植树造林,扶持村民脱贫致富。同时,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鼓励农民独立和联合投资开发林业,支持村集体与农户合股经营林业基地,对贫困户、贫困村采取由相对富余的村和农户与其他户结对子,区别不同情况,在林苗供给、种植技术和灌溉除虫方面给予无偿地援助。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加大林业招商引资,把部分林权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拍卖或租赁,广泛吸纳林业发展资金。2005年8月落户卫东村的青岛泽惠高科技农业公司,投资300万元,以经营三色堇等名贵花卉、苗木为主,项目带动周边11个村庄120名妇女务工,长期用工40人,有力拉动了农民增收,该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增收10万元。
    当前发展林业经济,面临一家一户的家庭个体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解决林业规模化经营与依法保护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矛盾,该镇在依法坚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的合理置换和流转。具体而言,对外出务工经商或不愿再承包土地的村民,他们在确保这些农民能够获取一定的林业收益的条件下,由农户自愿与村集体签订协议,将其土地在一定时限内交由集体暂时使用;对林业发展区域内的愿意继续种地的农户,由村集体按“略微从优、农民满意”的原则给予适当调整。镇政府向村民作出了一个公开承诺,凡林业用地集体开发,其收益主要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和扶持群众致富,另一部分用于增加来年扩大再生产,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土地置换和流转问题的妥善解决,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带来了理务关镇独有的大片大片的林海“包围”村落的美丽生态景观……。据介绍,在目前理务关全镇种植的36000亩经济林中,500亩以上的大方10个,其中千亩以上的大方2个,近几年全镇每年的树木轮伐量都维持在500亩以上,而仅此一项每年就增加村集体收入180万元。现在,该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4.6%,全镇造林面积达到林业可利用面积的71%。
    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村收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理务关镇境内,殷实的绿色已成为许多村庄的“家底”,成为兴业之本。据了解,目前村集体来自林业收入年均超过10万元的村庄有11个,向阳等8个村通过发展林业,化解了集体债务,改善了基础设施,融洽了干群关系。
    铺集镇:“小庄”崛起“大市场”
    胶州铺集镇有个“刘家小庄”,大家都叫“小庄”,可就是这个“小庄”,短短几年的时间形成了一个“大市场”:2006年,刘家小庄木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一亿多元,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之一。
    八十年代初,少量农民把自家房前院栽植的树木拿到小庄市场来卖,农民盖屋搭梁,也到这里采购木料。长此以往,这里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型木材交易市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该镇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加上镇党委政府正确引导,刘家小庄的规模、知名度不断扩大,交易量也持续攀升。曾经五天一集的刘家小庄如今天天商贾云集,人头攒动,来自天南海北的众多木材贩子,把外地的木材运进来,本地的杨树贩出去。一吞一吐之间,“小庄”成了远近闻名的木材交易“巨无霸”。
    来到刘家小庄木材交易市场,来自全国的杨、柳、梧桐、刺槐等硬杂木在小庄市场都有经营。除了本地200多名“土经纪”,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江苏、日照、临沂等20多个省市的木材商人都来小庄市场贩运木材。江苏客商李老板每年都要来铺集镇住上一段时间,“这里的木材规格全,品种纯,在我们那儿销路非常好,有多少要多少。”
    依托境内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小庄村批发市场,铺集镇木器加工业也悄然崛起。福建客商台老板最初也是来此贩运木材,后来他索性常驻“沙家浜”,把福建的木材加工厂搬到了铺集镇,前门贩木头,后门加工。铺集镇林业产业链现在越拉越长,家具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在这里成了“宝”,通过再加工,成了一个新产业。铺集镇是国内著名的减速机生产基地,对木制包装箱的需求量比较大。一些加工家具的下脚料,经过一番巧妙的对接、拼凑,在这里也变成了颇为抢手的“香饽饽”。崔家庄村的刘章古常年用“下脚料”为出口企业制作包装箱,每年的订单都干不完。
    据了解,目前铺集镇围绕林产品加工,引进外资内资企业9家,扶持本地企业家具加工、胶合板厂、刨花板厂、包装箱加工、纸浆加工等企业80多家,年创利税近千万元。
    大村镇:林下种养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
    胶南市大村镇根据本镇林地丰富的实际情况,提出“林地综合利用新模式,大力提高土地产出,实现既要绿化又要致富”的工作思路,积极实践林粮、林草、林菌等间作模式,实现林地综合利用。该镇新乡村村民徐立华自2003年开始在8亩杨树林中养殖2000只本地鸡,一年内纯收入一万余元。该镇发现林地养鸡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风险低等优点,是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于是,镇党委决定在全镇推广发展林地养鸡和林下种植香菇、木耳,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有20多个户发展林地养鸡,总养殖规模达15万多只,实现纯利润15万余元,投资回报率可达45%(三个月一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林下种植香菇、木耳达到60多万斤,纯收入达到7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