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叶榆”是如何进行市场运作的

2008/6/13 22:16:40


    中华金叶榆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林业研究所张均营、黄印冉两位树木专家培育出来的新品种,2004年6月底,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鉴定和林木新良种认定。
    目前,中华金叶榆推广已有一年多时间。作为科研人员,面对纷繁的市场,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张均营、黄印冉两位专家。
    中华金叶榆是我国乡土树种白榆的一个变种,是2000年张均营、黄印冉在搞榆树播种实验时发现的。
    中华金叶榆叶片金黄,枝条密集,最佳观赏期有3个月,而且生长迅速,耐修剪,可造型,乔灌皆宜。它耐贫瘠、耐盐碱,对自然生长地的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因中华金叶榆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能力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应用于山体景观生态绿化,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目前,在我国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彩叶树种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如把中华金叶榆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将会改变我国广大东北、西北地区景观色彩单调的局面。
    两位专家深知新的彩叶树种在苗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在将中华金叶榆推向市场前,首先做到了保密,把基地建在了远离市区的乡下。
    为加快繁殖速度,他们采用了冷砧木嫁接的方法,做到两季繁殖。他们不仅繁殖了大量的中华金叶榆优质种苗近10万株,而且还嫁接行道树苗木3000多株、高桩苗木3000多株。
    张均营、黄印冉认为,作为科研人员,培育新品种一定要禁得起市场的诱惑。2002年苗木市场达到高潮,新品种非常走俏。这个时候,如果把中华金叶榆抛出去,肯定能卖大价钱。但他们没有那么做。因为,中华金叶榆还没通过鉴定。他们说:“不成熟的东西我们是不能向外推广的。科研人员必须要对产品负责,对社会负责。”
    2004年6月底,中华金叶榆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鉴定后,张均营和黄印冉全力以赴开始了市场推广。
    在河北省林科院领导的支持下,他们成立了全国中华金叶榆推广中心。同时,他们还把成品中华金叶榆种在了林科院的主路两旁。在长达150米的主路上,每侧都种着8棵球径达3米的中华金叶榆。金灿灿的大球,看起来既大气,又漂亮,吸引了不少外来人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展示作用。
    销售上,他们在国内推行地区独家代理销售。在宁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是省级代理,在辽宁、河南、山东等地主要是针对大户销售。这样一来,销售面就全面铺开了。对代理商,他们实行统一价格。从他们这里买苗子和从代理商那里买苗子价格是一样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从源头上杜绝种源扩散以及经销商之间的无序竞争。为保证经销商的利益,在他们这里,销售额低于1万元的订单一律不签。销售理念,要做到“三赢”:培育方、引种者和工程应用者。他们还在报纸上、网络上大做宣传,引导消费市场,无形中为引种者和经销商开拓了市场。而他们做的一些造型产品,如3米的高桩球,还有一些柱形造型,也为工程应用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不久前,他们参加了第六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会上,中华金叶榆获得了科技成果奖银奖,大大提高了中华金叶榆的知名度。无疑,这对他们的推广工作又增添了一个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