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2007/12/23 21:43:00

地被植物,是指那些自然生长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最下分枝较贴近地面,成片种植后枝叶密集,能较好地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广义的地被植物还包括草坪植物)[1]。由于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可以达到不同的生长高度,形成相应的覆盖效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被植物应该没有明确的种类划分。除了一些已经被大家所认同的植物外,如沿阶草、吉祥草、山麦冬、二月兰等,其他的植物,包括许多低矮的花灌木,只要在当地良好的栽培养护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作为地被植物所应具备的条件,都可以当作地被植物来应用。此外,对坡面、立面有覆盖和装饰作用的植物也可以被视作地被植物。
    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被植物在绿地中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杭州,作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一直比较注重地被植物的应用。针对其目前地被植物的园林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对于进一步挖掘新优地被植物材料种类,总结过去的经验,最终提高杭州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具有深远的和现实的意义。
    
    1 传统绿地的地被植物应用
    1.1概况
    随着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日显重要,杭州市在一些传统公园和风景点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都已较广泛地栽种了地被植物。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更是加大了投入力量。在加快对本地优良植物资源选择利用的同时,还大量引进了一些具备较高观赏价值、能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的新园林地被植物种类。现已应用如金山绣线菊、紫金牛、玉簪类、多花筋骨草等植物作林下、林缘、路旁配置;福禄考、矮牵牛等来布置花坛、花境;鸢尾类和菖蒲类的植物来布置水岸边缘……丰富了现有绿地的色彩和景观,给这些传统绿地注入了一些活力,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1.2 种类
    通过我们1年多的调查表明,杭州城市绿地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是较为丰富的。据统计,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共计144种(详细种类列表从略),隶属于53个科。其中草本类有87种,灌木类有45种,藤本类有12种,以百合科、菊科植物用得最多[2]。
    1.3 配置
    杭州传统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配置是非常经典的。特别是花港观鱼、杭州植物园、太子湾等地,更是极富特色。
    在林下,主要是应用了耐荫和耐贫瘠性较强的常春藤和沿阶草等一些常用种类,适应性好,生长强健,覆盖密集,能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同时由于其深绿的色彩,能够起到加强林内深度感的效果(图1)。在林缘或是较大面积的低矮灌木区,二月蓝、红花酢浆草等一些宿根花卉则很好地弥补了色彩上的不足。而在一些孤植或丛植的乔木下面,常选用一些地被植物,作单纯的或两种以上混植的形式自然种植于基部周围,再添一些大小不一的置石,营造出比较自然的风味。有时,树下的藤本类植物,如常春藤、扶芳藤等,由于长势强健而顺着主干向上攀援,更增添了树木的遒劲与古朴。
    
    图1 花港观鱼公园中林下的常春藤应用
    
    为了达到时移景异的观赏效果,结合园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变化,选用一些花色鲜艳或者常绿的宿根类地被植物,如葱兰、鸢尾、沿阶草等,沿着园路的曲折走向成片群植,或仅在路缘栽种,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境,与周围景物衔接起来(图2)。
    
    图2 葱兰应用于园林路径
    
    传统绿地中的地被植物配置相当细腻,手法多样。除了在台阶、石隙间种植地被植物外,还常在池塘、小溪等的山石驳岸上配置常绿的络石、薜荔、扶芳藤、常春藤等藤本类植物,与山石相得益彰,并根据造景需要,结合一些小乔木和灌木,形成极富情趣的小品(图3)[3] [4]。
    
    图3 置石上的络石应用
    
    近年来,在一些公园中,如花港观鱼,对一二年生的用作花境类的地被植物品种有了较多的更新,但考虑到保留原有景观特色的需要和调整上的具体困难,其他原有品种的调整力度并不大,而且新品种的应用范围也不是很广,只在某一局部小区域内片植点缀。
    
    2 新建绿地的地被植物应用
    近些年来,杭州在大规模绿地改造方面成绩卓然。在新建和改造绿地中,已经推广应用了大量植物新品种,如佛甲草、矮紫薇、花叶锦带花、金边麦冬、花叶蔓长春花、银边六月雪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西湖南线绿地极具代表性,在已有的乔木林带基础上,大量应用地被植物,充分体现了杭州园林独特的植物配置特色。
    2.1西湖南线绿地的地被植物应用种类
    2003年8~9月,笔者会同浙江大学园林专业的二十余位同学,对西湖南线(涌金池—长桥公园)一带的地被植物应用种类和面积,进行了较严格地统计和测算。面积测算主要采用步长测量,以几何面积分割填补法来进行确定。
    根据调查结果,将西湖南线中应用面积较大的一些地被种类列表如下(表1、图4):
    
    表 1 应用面积排名前20位的地被植物种类
    种名 学名 科/属 应用面积(㎡) 排名
    沿阶草 Ophiopogon japonicus 百合科/沿阶草属 15 078 1
    吉祥草 Reineckia carnea 百合科/吉祥草属 13 912 2
    春鹃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3 911 3
    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 百合科/山麦冬属 3 177 4
    雀舌栀子 Gardenia radicana 茜草科/栀子属 2 273 5
    鸢尾类 Iris spp. 鸢尾科/鸢尾属 1 967 6
    八角金盘 Fatsia japonica 五加科/八角金盘属 1 597 7
    阔叶山麦冬 Liriope platyphylla 百合科/山麦冬属 1 300 8
    大吴风草 Farfugium japonicum 菊科/大吴风草属 1 250 9
    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金缕梅科/檵木属 904 10
    金丝桃 Hypericum chinensis 金丝桃科/金丝桃属 878 11
    夏鹃 Rhododendron spp.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873 12
    紫金牛 Ardisia japonica 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790 13
    八仙花 Hydrangea macrophylla 虎耳草科/绣球属 600 14
    云南黄馨 Jasminum mesnyi 木犀科/茉莉属 480 15
    花叶玉簪 Hosta plantaginea 百合科/玉簪属 376 16
    银边六月雪 Serissa foetidacv.‘Aureovaiegata’ 茜草科/六月雪属 360 17
    小叶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cv. radicans 卫矛科/卫矛属 330 18
    佛甲草 Sedum lineare 景天科/景天属 300 19
    多花筋骨草 Ajuga multiflora 唇形科/筋骨草属 300 20
    注1:地被植物在西湖南线(涌金池—长桥公园)一带的应用总面积为54 052m2。
    注2:春鹃指在江南地区花期比较集中在4-5月间的一些园艺品种,包括常见种毛白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夏鹃指花期继春鹃之后,在5-6月份开花的园艺品种,品种来源十分复杂,是日本、中国和西方多年育成的品种,常见的品种如‘五月红’等[5] 。
    图 4 前8位地被植物占地被植物应用总面积的百分比(%)
    
    综合分析得出:
    (1)主导地被种类仍为传统品种。沿阶草、吉祥草由于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且终年常绿、覆盖效果好、来源丰富,作为经受过检验的传统品种,在西湖南线的应用量是相当大的,面积均超过1万平方米。但沿阶草的应用范围已被局限于较大面积的林下内部,以及部分不要求凸显景观特色的地带,而且蕴涵着被观赏效果更佳的吉祥草超越的趋势。此外,常春藤在南线的应用量极少。
    (2)应用种类主次分明,实际用量的面积呈阶梯形分布,即10 000㎡以上、1 000~5 000㎡和1 000㎡以下。其中1 000㎡以上的地被种类都是已经在杭州推广应用过的,实践证明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而1 000㎡以下的种类则大部分是一些新品种,还处于试用的阶段,原因在于对其适应性不了解,养护管理不熟悉,渠道来源不方便和不充足等一些实际情况。
    (3)新的地被种类应用多(如花叶活血丹、板凳果等),较为丰富、全面,能充分满足整个植物造景的要求;而且相当一部分是色叶或常绿的花灌木及水生植物,整个自然花期的延续时间长。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