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被植物结构性过剩

2008/2/26 14:17:47

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等品种生产面积增加一半,价格下滑近7成
  本报讯 记者李欣报道  由于去年生产面积大量增加,今年四川地被植物价格大幅下滑。温江区花协秘书长高登平表示,目前该省地被植物生产已出现结构性过剩。
  因去年大旱,四川很多绿化用地被植物旱死,需求量陡增,短期缺货使金叶女贞、红花檵木、杜鹃、八角金盘、栀子花等地被品种价格飞涨,当地苗农纷纷跟风种植。郫县汉江园艺场经理郑军告诉记者:“去冬今春,很多以前种乔木的人,都改种地被植物了。”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秘书长朱廷朴说,仅一年时间,四川的金叶女贞和红花檵木的生产面积就增加了50%左右。
  “以前重庆每年都从成都调地被植物,去年仅红花檵木就调了20万株以上。今年却极少调苗,因为重庆当地的产量也增加了很多。”温江区镇子镇花木协会会长李林高说。
  产量猛增的同时需求量却没有相应增加,从6月开始,四川地被植物价格一路下跌。据了解,生产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金叶女贞和红花檵木,价格降幅最大,其工程苗年初每株还分别为0.6元和0.8,现在仅为0.15元和0.25元。此外,该省的传统地被植物杜鹃、八角金盘、栀子花等品种,也因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了近7成。
  四川省花协苗木流通分会相关负责人提醒,现在要逐步缩小过剩地被植物种植面积的同时,精耕细作,提高苗木质量。
  温江青春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华明认为,对苗农来说,一定要随时调查市场行情,根据自身条件调整结构,应对变化的市场。“如果看什么涨价就种什么,面临的风险必然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