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杉
云南油杉 [松科] [油杉属]
别 名:杉松,云南杉松
拉丁名: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产地分布:常绿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米,深根性。分布云南、贵州西部和四川西南部,垂直分布海拔700~2600米,集中在1400~2200米。
形态特征: 树高搭40m;干皮厚尔粗糙,不规则深裂痕。一年生粉红色至淡褐色红色,有褐毛。叶较厚,长2~6.5(9)cm,宽2~3mm,先端尖,成不规则二列状。球果圆形,长15~20cm,径约5cm,果鳞上缘向外反卷。
生长习性:喜光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能力较差。中心分布区年均温度11~18℃,年降水量780~16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70%。对土壤要求较高,在腐植质含量低、土壤板结粘重、肥力低的地方生长不良。耐火烧。
园林用途: 木材耐久用,供建筑等用。木材富含树脂,种子含油30%,可用于制皂工业。生长较慢,萌芽力强。
【药 名】:云南油杉
【来 源】:为裸子类植物药松科植物云南油杉的根皮。
【功 效】:解毒疗疮,化瘀疗伤。
【主 治】:用治皮肤疮疖痈肿,久不收口,跌打损伤、血瘀。
【性味归经】:辛,温。肺、肝、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15克,水煎服。外用:捣敷。
【别 名】:杉松、云南杉松(《中国树木学》)、松壳络树、杉松(云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主产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或西部大渡河流域。
【拉丁名】: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考 证】:始载于《中国裸子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