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青平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点滴

2008/5/31 20:46:38

沪青平高速公路是江浙沪318国道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随着安徽、浙江和江苏逐渐完善318国道高速公路,建设上海段的沪青平高速公路的工作就更为重要和紧迫了。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在综合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条与原有沪青平公路基本平行(距离沪青平公路200~2000米)的、设计时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我院则承接了其中的绿化设计工作,由还洪业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负责人,我、任梦非和顾红工程师参与了设计工作,在2年多的设计工作中,我就实际参与的一些工作得到了一点小小的启迪。
一、工程概况
  沪青平高速公路工程从市界与江苏省318国道高速公路接口至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中春路接口,全长44.45公里。本设计涉及范围为朱枫公路到中春路(设计桩号为0+111~27+798.840),约28公里长度。
  本工程总绿化面积为:1308050 m2,其中中央分隔带65150 m2﹑路肩及林带502852 m2﹑两侧边坡112643 m2﹑立交绿化591135 m2﹑立交桥荫下绿化36270 m2.其中两侧边坡及桥荫下绿化面积为计算面积的50.00%。


二、基地条件分析:
  沪青平高速公路(朱枫公路~中春路)绿化设计范围包括主线道路绿化,及朱枫、外青松、同三、嘉松四座立交桥的绿化(朱枫立交本次不进行绿化建设):
沪青平高速公路控制红线宽60米,两侧各50米,即由160米控制两侧建筑。两侧各50米的绿化用地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
  全线共有两种断面形式(分见图1与图2),主线绿化包括内容主要为1米(或4.25米)宽的土路肩、12.5米(或9.0米)宽护坡道(含斜坡与平坡)、以及边沟外的1米宽隔离绿地。主要形式均为条状。
三、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
  作为市政府2002年重大实事工程,此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短、又与道路建设的后期交叉并行,仅绿化种植就有15个子项(主线12个设计标段和3座立交),工程难度和复杂程度比较大。
  工程造价得到了严格的控制,由于目前的重大市政项目采用融资建设、控股公司经营的形式,对有关预算控制得很严,具体的设计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全线的主线基本不进土方),对工作的准确性要求也很高。
  现场条件并不理想。整个工程除中央隔离带外均不进种植土,地势低洼且土壤板结;由于建设线路比较长,土建工程进展进度不均导致绿化进场时间不一,且施工区域无合适通道,绿化车辆难以进入。
  本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政府领导、市政局领导和沪青平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领导对本工程相当关心,数次提出关键性调整意见(如将立交绿地改为苗圃性质),故设计施工图数易其稿。仅外青松立交就画了8遍。


四、绿化规划设计的注意要点:
1、功能性和观赏性(景观效果)的主从关系
  一般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都比较注重景观效果,习惯把所有的绿化都当作公园一样处理,以美为上,比较强调平面效果和植物的种类,表现在道路设计图纸中就显得比较花哨。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绿化的功能性要求远远大于景观要求。
  如在主线绿化中,中央隔离带的防眩和防眩间隔、两侧绿化视线诱导种植、土路肩的缓冲防撞栽植、禁入栅的防护禁入栽植的要求是第一位的。而平面图中标准段过于丰富花哨的变化则是不必要的(因为实际上在行车视野中的中央隔离带和土路肩都是相当细长的形状,只能在功能实用的基础上,通过纵向的变化来体现韵律和节奏)。
  在多次专家论证会上,市政、道路方面的一些行家特别强调了栽植植物块面的高度、块面长度、观赏性质(如常绿还是落叶)、植物块面的稳定性(养护管理的容易程度),这是一种实用的观点,反映到设计图纸上,就是相对简洁的平面布置、相对少的植物品种和相对稳定的景观效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中央隔离带最好不要种植草皮、出现空档,因为维护管理相当困难,而且对于宽度3米的中央隔离带来说,实际种植宽度(大灌木)只有2米左右,人为减少绿化的厚度会减弱它的防眩功能。本工程中,实际需要低矮的植物材料作中央隔离"镶边"处理时,也是以常绿、粗放的地被(如麦冬、葱兰)为上的。
2、行车速度与标准段的相对化概念
表1:沪青平高速公路的设计行车速度:













新建高速公路

120公里/小时

入城段高速公路

80公里/小时

立交匝道

40~80公里/小时

  沪青平高速公路的主线设计行车速度大约为100公里/小时,在这种速度要求下,我们可以换算得出:1分钟的车程就达到1.7公里左右,显然,狭长的绿带里去安排太多的变化是不合时宜的。而且这种变化必须是连续的、有因果关系的;比如在高速公路平面上的曲线转弯方向、纵断面上的线形变化之处,需要种植不同视觉效果的植物。但是这种种植要有连续性才能反映线形变化,同时树木也应有适宜的高度和位置等要求才能起到提示作用。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以400米左右为一个设计标准段,在这个标准段中也只采用一种变化,如在400米长的中央隔离带中,以350米长度种植蜀桧柏(防眩),50米种植黄馨(防眩间隔),如此重复以产生节奏的变化。
  而标准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高速公路的道路是有变化的,通常并不是笔直的,而且时常被立交、桥梁打断,如果不具体分析现场条件,胡乱把标准段一套到底的话,很可能闹出把树种到河里、种到桥上的笑话。而且植物品种的变化必须具体参考施工标段、现场地形条件等,而不是以标准段的终止与否进行判断。比如,我们可以用施工标段分界线、桥、孔等为参考进行植物品种的变化划分,而不要机械地以某一标准段进行划分。
3、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由于沪青平高速公路建设是由项目公司经营,绿化经费受到控制。我们对现场和道路断面进行分析后,决定对中央隔离带、土路肩等视线范围内的绿化重点处理,争取一次成型;而对斜坡、平台等区域,则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阵列的树木一般取4~5厘米的胸径,树种也选择香樟、独本女贞、意大利杨、水杉等常用品种以降低造价。
  斜坡上的绿化,暂时以马尼拉草坪铺设为主,一方面工程造价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新建的道路斜坡上的绿化土方需要一个沉降稳定过程。
4、前期研究、因地制宜、借景、应季的做法
1)、前期研究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看似简单,但其中有许多繁琐的部分,比如绿化面积的计算并不是简单的长*宽,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因为在60米红线内,高速公路不仅断面有变化,道路和平台之间的高差是不断变化的,必须准确地计算每一部分平台和斜坡的宽度,并判断是石护坡还是草护坡(石护坡的绿化量必须打一个折扣)。
  我根据高速公路的高差分析制作了一个高差和平台宽度变化的表格(表2和表3),在繁琐的计算中归纳了一点具体量化的指标,这个表格得到了市政局张局长的赞许,而且在实践中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尤其在方案和扩初时是很有效的。
  由于路面与原地形的高差一般在1.5~4米之间,可以推算出平坡的宽度一般在10.65~6.9之间。可观看下表:
表 2:不同高差和平坡的宽度(土路肩1米)































高差平坡宽度(总宽12米)种植乔木行数
1.59.753~4
293
2.58.253
37.52~3
3.56.752~3
462~3

表 3:不同高差和平坡的宽度(土路肩4.25米)































高差平坡宽度(总宽9米)种植乔木行数
1.56.752~3
262~3
2.55.252
34.52
3.53.751~2
431

2)因地制宜
  在得到图纸后,我们对场地进行了大量分析,将所有穿越河道、车孔、拖孔、人孔的位置都标明,在通道及河边作不同的景观处理,如河边种植少量垂柳、黄馨、木芙蓉等滨水植物,通道边种夹竹桃等常绿、不易穿越的植物。
3)借景
  在方案研究阶段,有位专家指出在高速公路七标附近有座以鸟类闻名的北竿山,是上海难得的一景。于是我们在种植时选用水杉而不是常绿树或落叶阔叶树做背景林,使景观得以渗透。
4)应季
  韩正市长曾经就道路景观提出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我们上海到处都是常绿树?为什么道路两边不能够有纯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