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虫害--松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2007/12/19 12:29:00

松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分类地位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寄主] 主要为害马尾松,其次为害冷杉、雪松、落叶松、刺柏等。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树干,松褐天牛又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树一旦感染此病,基本上无法挽救。
[特征描述]
成虫 体长15-28mm,棕褐或赤褐色。前胸背板有2条宽的橙黄色纵纹,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褐色和灰白色斑纹相间组成。雄虫触角超过体长一倍多,雌虫触角超出约1/3。卵 乳白色,长椭圆形。幼虫 乳白色,扁圆筒形。头部黑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横纹。蛹 乳白色,圆筒形,体长20-26mm。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咬羽化孔飞出,啃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月达盛期。成虫具弱趋光性。性成熟后,在树干基部或粗枝条的树皮上,咬1眼状浅刻槽,然后于其中产1至数粒卵。孵化的幼虫蛀入韧皮部、木质部与边材,蛀成不规则的坑道。


[防治方法]
加强营林措施,营造针阔混交林,防止食叶害虫为害;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和卫生伐;采伐应于秋、冬进行,伐倒木应及时进行剥皮处理。在成虫羽化期喷洒杀螟松1000倍液,效果良好。


[地理分布]
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北京、河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西藏、陕西、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