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俗名美国松、国外松 Pinus elliottii Engelm.
【科属】属速生林树种。
【产地】原产于美国东南部
【习性】适应性强,生长快,耐低温,抗贫脊。树型整齐,主杆通直挺拔,侧枝整齐而不庞杂。叶尖长15-20cm,3尖一束与2尖一束并存,颜色翠绿。对气温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湿地而生存;耐低温,抗贫脊,树型整齐,主杆通直挺拔,侧枝整齐而不庞杂。降雨量在1000-1400mm,年平均气温15.4~21.8℃,绝对最高温38℃,偶有达到41℃,绝对最低温为 -17℃。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可种植。湿地松在中性至强酸性水土流失红壤丘陵地及表土50~60厘米下为铁结核层排水不良的沙粘土地均生长良好。湿地松也较耐旱,在干旱贫瘠的低丘陵地也能旺盛地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地或者积水地则生长较差。湿地松为喜光树种,极不耐荫,抗风力较强。根系有菌根与之共生。
【繁殖】播种:可采用苗圃撒播方式。播种季节,南方在1月至4月;5月后播种要采取遮阳措施。江浙、苏杭一带,播种时间相对推迟。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倒入用清水内,加入适量白猫牌家用洗洁精,用手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倒入50度温水里,泡浸24小时,捞起滤干,装入布袋,每天早晚各冲水一次,冲水后挂起袋子,防止种子泡水。这样反复5--7天,发现有少数种子将近露芽,将种子倒出袋子,凉干表面的水分,开始播种。如果用撒播,覆土0.3厘米,浇水保湿,5-6天左右发苗。 长苗后,要用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的药品喷雾,以防止“立枯病”。有时也要用上“波尔多液”喷雾。(注意:出苗后的一个月内,保持一周一次的用药;每遇一次下雨,雨后要及时喷药。)小苗管理: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用稀薄液体肥料。小苗经4~5个月生长后,有条件的要及时截根(地下主根),以便以后移植有更好的成活率,(没有截根也可以)。湿地松极不耐荫,除移芽苗时短期遮荫外,整个苗期不用遮荫。一年苗的平均高度约为30厘米左右,地径约0.4-0.7厘米,年底到次年的公历二月(即春节前后),上山造林为最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