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松嫁接栽培技术

2010/8/24 7:29:38

量55

华山松嫁接栽培技术


以重点培育用材林和防护林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以及无人工干预、自然生长、采摘松苞的粗放管理,难予满足现今市场对松子的大量需求。要改变现状,华山松嫁接品种改良、人工栽培集约化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以重点培育用材林和防护林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以及无人工干预、自然生长、采摘松苞的粗放管理,难予满足现今市场对松子的大量需求。要改变现状,华山松嫁接品种改良、人工栽培集约化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华山松松子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成为倍受青睐的绿色食品,毛松价格一高再高,市场前景一片光芒。


华山松(Pinus arm ii Franch.)又名果松、青松、葫芦松,为松科松属单维管亚束植物。原产于中国,而集中产于陕西的华山而得名。华山松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西北、中南及西南各地,海拔高度在1200~3200m的范围内均有分布。


1 华山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常绿乔木,幼树皮平滑而薄,灰绿色,老树皮则开裂成方块状,不剥落。小枝绿色,无毛。针叶五针一束,长8~18cm,树脂管3个,背面两个边生,腹面一个中生。球果圆锥状长卵形,长10~22cm。种子扁卵形,淡褐色至黑色,有纵脊,长1~1.5 cm,无刺,或两侧及顶端具棱脊。


较喜光,幼苗耐庇荫,幼树随年龄增大而对光照要求逐渐增强。生长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年降水量600mm以上。对土壤适应性强,最宜深、厚、湿的土壤。大部分林木在25年生左右开始结实,单株结25~40个松苞。花期在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实生树需1O年左右,株高4~5 m,冠幅2~3 m。林中3O年生大树,树高25 m左右,树冠5~6 m。


2 华山松松子的经济价值及其市场分析


2.1 经济价值


松子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滋颜美容之效果,因此被人们誉为“长寿果”的美称。松子中含有较多的磷,富含维生素A和E及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还有其它植物中所没有的皮诺敛酸等。对降底血糖、软化血管、润肠通便、消除疲劳等有很好的功效。


2.2 市场分析


2.2.1 市场价格


华山松毛松的平均市场价格,以会泽县老厂乡的“云南省万亩华山松籽种基地”为例。2004年以前6-9元/㎏;2005年10元/㎏;2006年22元/㎏;2007年14元/㎏;2008年17元/㎏;2009年27元/㎏。松子价格近几年来的高频波动,除受气候异常、极度干旱或久涝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2.2 市场消费


消费拉动需求,华山松松子固有的天然属性,是其市场价格攀升的内在表现。毛松可以生食,口味美佳。最基本的加工方法是煮食、炒食,满口飘香,别具特色。工厂化加工的有开心松子、松子油、松子酒、松子粉、松仁雪糕、及以松子和其提取物为配料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丸等一系列产品。


3 华山松松子的有效培育方式和几种途径


3.1 抚育间伐和封育管理


借鉴华山松籽种基地培育的成功经验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放活林木经营权的契机,在保证“生态优先、兼顾效益”的前提下,选择人工商品林,以培育华山松籽种为目的,进行抚育间伐和封育管理。这样的优点是见效快,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栽种的人工商品林现正进入结果旺期;松子品味好,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但缺点是间伐量大,一旦掌控不好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由于现有的人工商品林多是基于荒山荒地造林成长起来的,立地条件和水、肥、土管理差,单株产量跟不上。


3.2 退耕还林与高枝改良


退耕还林地,有一小部分是地势相对平坦、立地条件较好、种植华山松的地块,现正处于未成林阶段,是最理想的高枝换接砧木,至少可提前结果10~20年。可以选择生态环境比较适宜的一部分,进行高枝嫁接、品种改良和抚育间伐。改变单一的生态林培育为经济林经营模式,缓解退耕农户的生计困难。但存在的问题是退耕农户的思想观念一时难予改变,靠吃政策饭的侥幸心理还有部分存在,且嫁接技术在短期内不能全面推广应用,依靠专业队伍成本投入过高。


3.3 人工优化种植及丰产栽培


华山松人工优化种植及丰产栽培就是在基于发展桃、梨水果,核桃干果种植成功的经验上,依靠地区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通过种苗繁殖、砧木培育、良种嫁接、科学种管,改变有性繁殖品种多样性、商品性状良莠不齐、生长结果周期长的自然习性,为无性嫁接优良品种、良种选择提高商品性状、缩短生长结果周期的人工优化种植方式,达到松子的优质、高效、丰产目的。


4 华山松人工矮化嫁接栽培技术探讨


4.1 播种及砧木培育


4.1.1 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土壤 疏松,微酸,排水良好,以沙壤土为宜,忌盐渍土。在播前一月深翻土25~35cm,结合亩施基肥2000㎏。然后按地形做床,床高15cm、宽1m,留30cm的排水沟。


4.1.2 播种育苗技术


通常在播种前进行沙藏层积处理7~10天催芽,待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播种时间宜于4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20cm,播幅5~7cm,覆土厚度2~3cm,播后覆草。亦可撒播。播种量50~75kg/亩为宜。幼苗出土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并搭棚遮荫。幼树要防猝倒病,入冬前要埋土防寒。


4.1.3 移栽大田管理


配制营养土,用1%~3%硫酸亚铁药水进行土壤清毒,施用速效氮肥、农家肥、草木灰,混合均匀,装入15cm×25cm的营养袋。排成床宽1.5m ~1.8m、长15m~20m的高床,留出步道宽30cm ~40cm。经常保持湿润,移栽后适时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2年生砧木,茎干可达到1~3cm,苗高20~50cm,最适宜嫁接。


4.2 苗木嫁接管理


4.2.1 接穗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粗壮饱满具顶芽、与砧木相匹配无病虫害的优树中部和中上部外围1年生枝条作接穗。夏秋嫁接选当年生已木质化的带顶芽穗条;春季嫁接选取头年生带顶芽穗条,长10cm左右,茎租0.7~1cm。


4.2.2 苗木嫁接


嫁接时间春、夏、秋季均可进行,以春季为主,时间为2~3月,以立春前后半月最为适宜。嫁接方法主要介绍硬枝劈接法,在离地10~20 cm处剪断砧木,保留一台侧枝,削平剪口,用电工刀通过髓心向下垂直纵切一刀,长3~4 cm;拔去距顶芽3 cm以下接穗上的针叶,并将保留的针叶适当剪短,反握接穗,用单面刀片在距顶芽3 cm左右处下刀,将穗条基部削成楔形,削面长3~4 cm,迅速插入砧术,使砧穗一边或两边的形成层对齐,随后用塑料带扎紧即可。


4.2.3 接后管理


嫁接后要对砧木进行灌溉,必须保证1~2次透水,使育苗地经常保持湿润。接芽抽梢展叶后便可去顶或断去侧枝。接枝长定后应加强灌水、施肥、除草、灭虫等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