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灭松梢螟

2008/5/13 22:33:33

  冬季,是对各种苗木进行集中修剪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的植物正处于休眠状态,所以整形、修剪不仅不会影响其翌年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还能重新平衡、调整其营养分配,同时对部分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松梢螟幼虫的灭杀过程,就是通过冬季修剪来完成的。
  松梢螟,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幼虫在被害的枯梢及球果内越冬。初孵的幼虫啃食梢头嫩皮,在皮下蛀成小的虫道,进入2龄期以后,便从蛀道爬出,迁移到直径约0.8至1厘米的一年生幼嫩的主梢或侧梢上蛀入髓心,并在被害梢内继续向下蛀食到两年生的枝条内,蛀道可长达15至25厘米,直径约为0.5厘米,蛀孔外有大量蛀屑及粪便堆积,新梢被蛀后,先是颜色变浅,继而枯黄弯曲下垂。
  该虫主要危害松类树种。例如,马尾松、油松、白皮松、赤松、华山松、火炬松、樟子松、雪松、云杉等。
  在平原地带,由于天敌的减少,加之气候和环境适宜,虫害的发生情况比山区严重,尤其对油松、华山松危害程度更高。
  由于松树的顶端优势明显,树形轮、层分明,所以,不论是哪一轮、层的顶梢被危害,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由于该虫的生活习性世代不整齐,迁移期不统一,药物防控效果不佳,所以利用其幼虫在被害枝梢及球果内越冬的特性,在冬季进行修剪防控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在剪除被害枝梢的同时,杀死越冬幼虫,有效地控制其发展。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剪枝剪、高枝剪、手锯等修剪工具。
  2.在整形的同时观察所有树梢颜色的变化以及球果表面的变化。
  3.发现枯黄、变色的枝梢当即剪除,剪口应在蛀孔下3至5厘米处,确保其幼虫被剪除掉,并及时摘除有危害状的球果。
  4.剪下的枝条和球果及时放入袋中,集中收纳焚烧或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