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催芽及管理

2008/8/26 22:44:04

杜仲,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灰色,纵裂。叶椭圆状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上面微皱,下面脉上被毛,侧脉6—9对,具锯齿;叶柄长1—2厘米。雄花花柄长约3毫米,苞片匙形,长6—8毫米,早落,花药线形,长约1厘米,花丝长约1毫米,药隔突出;雌花苞片倒卵形,子房具短柄。果长3—3.5厘米,宽1—1.3厘米,两侧具窄翅。种子扁平,条形,长约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喜温凉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左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1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7月平均温度29℃以下,最适宜生长;能耐—20℃低温。在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在干燥瘠薄、强酸性土壤生长不良,顶芽及主梢枯萎,叶片早落。圃地准备。选择较好的微酸性土壤圃地,冬翻施足基肥,经冻化后,于翌春耙平做床。一般每667㎡用饼肥150公斤,厩肥1500公斤。苗床可做成长15米,宽1.2米,高30厘米,整平耙细以能防积水为好。种子催芽。若在3月中下旬播种子,可提早催芽。一般种子和沙以1:10的比例混合,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放于即散为度,铺于室内阴凉通风的地面上,厚度在30厘米左右,并保持种、沙湿润。催芽期间室内温度保持6℃以上,种粒即可充分吸水膨胀,待翅果顶端缺口处稍露白头,即胚根开始露出时,就可以播种于已整好的圃地。采用低温湿沙催芽种子,其发芽率可达80%,且出土整齐一致成苗率高。如果时间紧促,来不及用湿沙催芽,也可于播种前用40℃的温水或冷水浸种催芽,但发芽率仅有50%左右。种子千粒重60—130g,每千克种子粒数12000左右。开沟均匀撒入50—80粒种子,播后覆盖2厘米的大泥灰,比较干燥的土地,还应在土上加盖稻草保湿。一般667㎡播种量5—8kg,湿沙催芽的种子播后15—16天种芽出土。临时浸泡干藏的种子则需30天才能发芽出土。播后管理。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床面潮湿,如果天气干燥,可适当喷水;种子发芽后,要分批揭去盖草。为防止幼苗感染立枯病,每周可定期喷1次波尔多液。当幼苗出现2—4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并追施1次稀薄尿素液,浓度在1%左右,6—8月为苗木速生期,此时应加强松土1次。追肥浓度为2%的尿素液,也可改浇人粪尿。进入9—10月,为防止苗木冬季冻梢,应停止追肥,改在苗木根部覆盖1层火土灰,以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树皮药用,对各种类型高血压症均有良好效果,又可用作强壮剂,并治腰膝痛、风湿、习惯性流产及孕妇腰痛等。树皮含胶量10.46%—22.5%,果含12.1%—27.34%,干枝约4.67%,干叶4%—6%,可提制硬橡胶,其绝缘性能优异,细水性极小,为海底电缆重要材料;耐酸、碱、油及化学试剂的腐蚀,适于制造各种耐酸碱容器的衬里,特别是氢氟酸容器和输油胶管;对齿髓无刺激性,可用于补牙;杜仲叫胶溶液粘着性强,是制造粘着剂重要材料之一。种子可榨油,出油率达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