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发展前景

2007/12/18 18:26:00

发展前景
  我国杜仲原产贵州、四川及湖南等地的山区。由于杜仲皮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且可为国家大量出口创汇,所以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对发展杜仲极为重视,由林业和医药部门联合组织群众大力栽植杜仲,并重点在贵州的遵义、湖南的江垭及江苏的江浦等地专门建立了杜仲林场。至80年代初,我国杜仲林发展面积已达3万余公顷,每年出口杜仲皮1500余吨,为国家换回了大量的外汇,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但至90年代初,国内外市场对杜仲皮需求量迅速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杜仲的价格连续上涨,由此又引发了杜仲产区农民对杜仲树大片乱砍滥伐的局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导致了我国本来不多的杜仲资源更加匮乏,致使杜仲皮在国内外市场货源供应日趋紧张。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保护杜仲资源,特将杜仲列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加大了对杜仲资源的保护力度。 
  我国传统上对杜仲资源的利用,仅限于对杜仲皮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利用。近年来由于日本对杜仲叶的研究开发获得多方面重大成果,再加上我国科技工作者对杜仲胶的开发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使杜仲叶的开发利用价值远远超过了杜仲皮的利用价值。
  应该看到,我国杜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栽培生产上的管理粗放、加工生产的粗制滥造及深加工中的“游兵散勇”现象等,都不利于我国杜仲产业的健康发展。借鉴日本近年来发展杜仲产业的经验,我国杜仲产业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及科、工、贸一体化的道路,不断生产出高科技含量的优质名牌产品,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杜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