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2007/12/18 18:49:00

杜仲褐斑病
  本病危害叶片,病叶枯死早落。各地均有发生。
①症状
  病斑初为黄褐色斑点,然后扩展成红褐色长块状或椭圆形大斑,有明显的边缘,上生灰黑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子实体。
②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多毛孢属。分生孢子盘埋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梗单生,无色。分生孢子纺锤形,4个分隔,中间3个细胞暗黄色,两端截形,近基部细胞中部稍细,顶端有2~3根无色的鞭毛。
③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叶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天借风、雨传播危害。4月上旬至5月中旬病害开始发生,7~8月份为发病盛期。据调查,密度大、阴湿、土壤瘠薄的杜仲林易感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使病菌不断侵染危害。
④防治方法:发病林分可参照杜仲角斑病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