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霜霉病的症状及防治

2007/12/26 13:29:00

霜霉病是观赏植物危害损失较重的一类病害,种类繁多,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无论设施栽培或露地栽培都会发病。主要侵染叶片,引起叶片枯黄提早脱落,也可危害根、茎枝、花和果等,轻则影响花木美观,降低观赏价值,重则出现大量枯叶,甚至全株枯死。


1 症状


  从幼苗到开花结果期都会发病,一般在生长后期发病重。花卉幼苗发病,严重时造成死苗。成株期叶片正面初现退绿色淡黄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后扩大,因受叶脉限制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斑,淡黄褐色,最后数斑合併成大病斑,变褐色枯死。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白色,少数为灰色、褐色或紫蓝色薄霜状霉层。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渐蔓延到中上部,除顶叶外,中下部叶片枯黄脱落。茎和花梗发病,生淡红褐至紫黑色大小不等病斑,稍凹陷,病斑绕茎一周,使其上部叶片枯萎,有的茎扭曲畸形,开花少或不开花。


2 病原


  霜霉病的病原菌为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科,为害观赏植物的主要有霜霉属(Peronospora)、轴霜霉属(Plasmopara)和盘霜霉属(Bremia)等。病菌只能寄生于活的花木上,有的有明显生理分化。


  设施栽培的病原菌在花木病株上越冬,次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丝继续侵染,或产生孢子引起侵染。露地栽培以卵孢子,孢子囊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组织在土里越冬越夏,卵孢子在土中能存活数年。越年生或多年生花木,也可以菌丝体和(或)孢子,在留种母株或树木枝叶内越冬。条件适宜时,菌丝继续生长侵染或产生孢子萌发引起初侵染。有的病害种类,孢子混于种子中或附在种子上越冬,鳞茎、种球带菌越冬。孢子囊孢子能不断多次产生,造成多次再侵染。孢子由气流、雨水、水滴及浇水时冲淋或昆虫传播,孢子萌发后,从花木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染,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并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从叶背气孔伸出。种子、种苗和鳞茎、球茎、块根等无性繁殖材料带菌,造成病害远距离传播。


3 病害流行因素


3.1 气候


  在病原菌和感病寄主植物大量存在的前提下,病害流行的迟早和程度与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各种气候因素中,以气温、相对温度和雨露为主导因素。各种霜霉病菌,同种病菌不同发育阶段(如孢子产生、萌发、侵入,菌丝生长和病害潜育期等)对温度要求不同,一般温暖偏凉天气,日平均气温在18~25℃,适合多数霜霉病发生。气温多变,忽冷忽热天气发病加重。在适合发病的气温下,雨日雨量,结露时间左右病害流行。各种霜霉菌都要高湿,有利于孢子产生。植物表面水滴或水膜对孢子萌发和侵染是必不可少的,连续阴雨或昼夜温差大,结露多且时间底,时晴时雨、大雾,空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加速病害流行。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一年中以4~5月和9~10月,气温适宜,多阴雨,发病严重。


3.2 地势土壤和管理


  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差,田间易积水,有利发病。土层浅,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下;保水保肥力差,花木生长不良,抗病力差。连作使土中病原菌增多,发病加重。种植或盆花摆放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浇水过多,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小气候潮湿,易于发病。大棚密闭不通气,大水漫灌,棚内空气湿度经常处于饱和状态,植株上长时间结露水,加重病害流行。
4 综合防治措施


  要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病原菌,增强植株抗病力,预防发病。运用农业和生态等防治方法避免发病。如已发病,应在发病初期及早施用农药等措施,控制病害蔓延流行。


4.1 农业防治


4.1.1 选地和轮作


  选择地势高燥,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地。和水生作物实行1年轮作,或非病害寄主作物2~3年轮作。


4.1.2 培育健壮苗


  从健株上留种,选用无病留种母株、鳞茎、球茎和嫁接芽、枝等无性繁殖材料。苗地远离生长基地,育苗大棚和生产大棚分开,防止生产地花木病原菌传入育苗地。选地势和土质优良的土地做苗床,不用连作地育苗,种子和土壤经消毒灭菌处理。


4.1.3 健身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和盆花放置不宜过密;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排灌顺畅,雨后及时排干,田间不积水;最好用滴灌,不大水漫灌;每季花木出售后,特别是冬春季,及时清洁花圃,彻底清除枯枝落叶落果和病残株集中销毁处理,木本花卉在秋末到早春休眠期,剪去病虫枝、弱枝和过密枝;在花卉生长季,叶面喷营养液5~10天1次,喷3~5次,营养液有尿素和糖(红白糖或葡萄糖)各1份,加水100倍,或尿素1份,磷酸二氢钾0.3份,加水100倍,或0.15%芸苔素3000倍。


4.2 生态防治


  大棚等设施栽培,应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来控制霜霉病发生。为防止夜间棚温降低后叶面结露,日落前稍提早关棚,早晨适当开棚放风,排出湿气,日出后关棚,使升温降湿,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下,上午棚温保持在25~30℃,中午和下午适当放风,棚温保持20~25℃,湿度降到70%,傍晚放风半小时到1小时,在棚温低于18℃时关棚。控制浇水,小水勤洗,最好采用滴灌。浇水应在晴天上午,浇水后加强通风,切勿在阴雨天或傍晚浇水。棚内采用无纺布覆盖,地膜覆盖,减少棚内水汽蒸发,使用无滴膜,减少滴水。


4.3 化学农药防治


4.3.1 种子和土壤消毒


  由种子带菌传病的种类,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浸种所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下为WP)800倍,58%甲霜灵锰锌WP600倍,72.2%普力克水剂800倍,72%克露WP600~800倍,绿亨1号800倍,浸种1~2小时。拌种用种子重量0.3%药剂,所用药剂有58%甲霜灵锰锌WP,70%代森锰锌WP,35%雷多米尔锰锌WP,90%疫霜灵WP,25%适时乐悬浮剂等。


  苗床土壤消毒分浇淋药液和撒药土,浇淋药液有:绿亨1号3000~4000倍,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72.2%普力克水剂500倍,64%杀毒矾500倍等;撒药土以药剂拌匀细干土4~6kg/m2,均匀撒土面后播种或盖种子,或两者兼用,所用药剂有绿亨1号1g/m2,58%甲霜灵锰锌WP或69%安克锰锌WP等10 g/m2。


4.3.2 喷雾


  发病初期或将发病时,可喷75%百菌清WP600倍,70%代森锰锌WP600倍,58%雷多米尔锰锌WP800倍,53%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 ,50%大生M-45 600~800倍,80%山德生WP600倍。80%新万生WP600~800倍,62.25%仙生WP600~800倍,50%甲霜铜WP700倍,77%可杀得WP600~800倍,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12.78%科博WP400~500倍,86.2%铜大师WP1000倍,47%加瑞农WP500~800倍,80%必备WP500倍,12%绿乳铜乳剂600~800倍,56%靠山粒剂600~800倍等。发病后可喷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70%乙磷铝锰锌WP500倍,20%苯霜灵乳油300~400倍,90%疫霜灵WP400倍,72.2%霜疫霉净WP1000倍,72%克露WP600~800倍,72.2%普力克水剂800倍,72%苯霜锰锌WP600倍。如病菌对甲霜灵或乙膦已产生抗药性,可换用较新药剂如20%灭克WP600倍,60%灭克锰锌WP1000倍,50%安克(烯酰吗啉)WP1500~3000倍,69%安克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WP600~800倍,70%安泰生(丙森锌)WP500~8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丙森锌+氨基酸)800倍,66.8%霉多克(缬霉威+丙森锌)WP600~1000倍,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1300倍,68.75%易保(易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10%科佳1500~2500倍,70%百德富WP600~800倍,25%阿西米达(嘧菌酯)悬浮剂800~1200倍,52.5%抑快净(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以上药剂按病情选用1种,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为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应轮换农药种类,在一生长季内同种农药连用不宜超过2次。


4.3.3 熏烟和喷粉尘


  在大棚等设施栽培密闭的室内,如在阴雨天喷药会增加空气湿度,为了降低湿度,可进行熏烟或喷粉尘。熏烟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g。喷粉尘每亩每次用1kg,粉尘剂有5%霜霉清,5%加瑞农,5%百菌清,10%多百,10%防霉灵,12%得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