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抢救复壮濒危古树

2008/4/1 11:15:47

  北京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古树保护更加受到重视。长陵有油松、侧柏近千株,占十三陵古树的五分之一强。10余年来,由于对濒危古树早发现、早抢救,古树群整体生长势逐步增强,无一株古树死亡,通过复壮,提高了古树的抗逆性,改善了衰弱古树的生存质量。

  一、古树濒危类型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濒危古树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状态下,表现出两种类型,即衰弱濒危型和突发濒危型。衰弱濒危型枝叶稀疏,树皮裂隙小,根系冗长分散,是古树常年衰弱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突发濒危型古树具有一定的衰弱表现,遇丰雨年份生长势有所提高,呈波浪状逐步衰弱。据观察,一般古树由离心生长转为向心生长时,根系的分布会有很大改变,处于不利位置的大根将面临死亡,处于有利位置的大根呈收缩状生长,先端逐渐衰弱枯死,后部逐渐萌生新的吸收根、发育根,或原有侧根发育进一步充实,逐步替代先端的衰弱死亡根,达到动态平衡。

  在先端的根系逐步死亡,而后面缺乏侧根或萌生新的吸收根,发育根稀少且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如果大根死亡超过一定数量,动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造成根冠比严重失衡。表现为迅速黄化、落叶,呈濒危状,若先期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等基数较大,则加速衰弱。后期蛀干害虫如柏双条杉天牛、油松吉丁虫等蛀蚀,一旦环绕树干,则导致古树死亡。

  二、抢救与复壮 濒危古树的抢救一般分地上和地上两部分。地上部分抢救,即向树冠喷施广谱性杀虫剂,并进行封干处理。清除危害油松侧柏的先期害虫,检查枝干有无蛀干害虫,如果蛀孔木屑新鲜但蛀孔较少,可用棉签蘸具有熏蒸效果的敌敌畏插入,进行毒杀。如果蛀孔量多,可用麻布片包裹树干并对麻布进行喷药处理。一般15天左右进行一次,连续3次,根治树干内的害虫。对树上的干枝、死枝应修剪,注意锯口平滑,并涂防腐剂,尽可能不损伤枝条,如有风折枝条,应对伤口进行消毒保护,避免或减少树液流失。如果用吊瓶法防治害虫,应注意保护伤口。

  地下部抢救是根据树冠的大小与树枝的分布走向,确定吸收根的准确位置。对树冠不全者,可根据树皮的纹脉与枝的关系,查找吸收根群所在位置,利用复壮沟或营养坑进行抢救。如果条件允许,可在树冠垂直投影外1米范围内松土,撒入粉碎后经过发酵的壳斗科植物叶子(如橡树叶),厚约5厘米,翻入土中。因立地条件所限不能树冠喷药和封干处理的,可根据树干胸径大小确定内吸性杀虫剂的施药量进行根施。一般施药量为胸径(厘米)乘以4克,松柏类约15天左右药剂能到达树冠的各个部位。如有病害伴生,可根据不同病害种类,有针对性地施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内吸性杀菌剂,每株250克左右。结合浇水,加入由微量元素制成的营养液或活力素,每株500克。浇水应深达50厘米以上,1小时以内渗完为佳,并覆盖薄土,防止鸟类饮水中毒。注意不能长时间积水,在土质松软地区,对古树应采取临时支撑的方法予以保护,避免因遇大风倒伏。

  经观察,濒危古树实施抢救措施后,一般树势将维持原状,且松类生长点逐渐膨大,柏类新叶萌动生长。衰弱濒危型古树恢复较慢,一般需要3至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一般衰弱树的生长势,5至10年才能恢复正常生长。突发濒危型恢复相对较快,如养护得当,当年就有一定的增长量,2至3年恢复到一般衰弱树的生长势,5年左右恢复到正常树木的生长水平。其间防病治虫工作不能间断,视情况可逐步施一些有机肥?如膨化鸡粪等?。循序渐进,看树施治,使古树逐步恢复正常生长。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濒危古树的抢救应注意,一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不能贻误抢救的最佳时机或最后机会;二是防病治虫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必要条件和保障,避免蛀干害虫对古树的致命伤害和养分的损失;三是用橡树叶腐熟分解可促进根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有机酸,激活土壤中潜在肥力,因此不可盲目施肥,避免因施肥对已十分衰弱的根系造成损害,出现“补而不受”的情况;四是不能积水,如果土壤过度干旱、板结或潮湿,应挖暗井进行调节,使土壤水分维持在适中状态,即用手抓握成团,一触即散的程度。

  总之,古树的衰弱、濒危、死亡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日常养护中要勤转、勤看,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抢救。濒危古树复壮分为稳定期、恢复期和生长期等几个阶段,切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