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薯蓣简介

2007/12/27 14:39:00

薯蓣
 种  名: 薯蓣
学  名: Dioscorea opposita
别  名: 山药、怀山药   淮山药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山药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脾经。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临床应用】
    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及妇女白带等症。
    山药性平不燥,作用和缓,为一味平补脾胃的药品,故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应用。临床上用治食少倦怠或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扁豆等补脾胃之品配伍;治妇女白带,常与芡实、白术、茯苓等同用。
    2、用于肺虚久咳,肾虚梦遗精滑,小便频数等症。
山药益肺气,养肺阴,故可用于肺虚痰嗽久咳之症,如有肺阴不足症状者,可与沙参、麦冬等同用;本品又能益肾涩精,如肾亏遗精,则可与熟地、山萸肉、龙骨等配伍应用;如小便频数,则可配益智仁、桑螵蛸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适用于消渴,可与生地、黄耆等同用。
【处方用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除去外皮,洗净,晒干,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山药原名为薯蓣,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故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至于它补肺益肾的作用则较弱,一般只能作为辅助之品。
【方剂举例】玉液汤《衷中参西录》:山药、黄耆、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治消渴。
【文献摘录】《本经》:「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
《大明本草》:「主泄精,健忘。」
《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产地分布
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


形态特征
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米。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对生,罕或3枚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零余子),叶片形状多变化,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常3浅裂至深裂。花雌雄异株,极小,绿白色,均成穗状,雄花序直立,雌花序下生。蒴果有3翅。 


生长习性
耐寒,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地下茎为圆柱形,肉质,肥厚。茎圆柱形,叶腋间着生卵形珠芽。叶片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基部戟状心形。雄花序穗状,不下垂,长轴多数成曲折状,雄花近于无柄,苞片三角状卵形,短于花被,花被片6,卵形,雄蕊6,发育;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子房柱头·3裂。蒴果有3翅,果翅长几等于宽,有短柄,每室有种子2枚,着生中央;种子卵圆形,四周有栗壳色薄翅,翅宽约6毫米,四周不等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园林用途
薯蓣在园林中可作为攀援栅栏的垂直绿化材料。块茎常作蔬菜食用。块茎(山药)及珠芽(零余子)可供药用,能健脾。


繁殖培育
用播种、分植珠芽或块茎(分切成4-7厘米长的小段)繁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大和芋”山药等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彭军田就是选用的日本“大和芋”山药品种。
  选地开沟整畦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粘重土层和白沙岗土层,打沟时应彻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土壤以中性为宜,目前开沟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沟。山药栽培以南北方向为宜,可采取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根据个别地块需东西种植时你可采取行距加宽),双行种植时,大行距1.7~1.8米,小行距(沟内两趟山药的行距)40厘米,株距在20~25厘米,沟深85~100厘米,沟宽70厘米。整地整畦时要整平,预防浇水时浇不均匀。此外,还要做好排水设计,确保田间畦内无积水。单行种植时行距80~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90~100厘米,株距20~25厘米。
  适期播种
  大棚山药一般都在元旦左右开始种植,一般要求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超过9~10℃。播种前把山药苗晾晒一下,这样可以活化种薯,又能起到杀菌、出芽率高的作用。若用山药茎块切断做种薯,可在切口处及时用石灰粉沾好,起到消毒作用。在下种时要做到有芽的一块下,大小一般大的一块下,这样芽会出的齐,另外,还要用500倍的多菌灵、1000倍的粉锈宁、72%的百菌清1000倍浸种3~5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
  山药以有机肥(如腐熟的饼肥、鸡粪、鸭粪或人畜粪等)为主,无机肥为辅,用量一般每亩可施2000~4000公斤,外加高钾复合肥40~60公斤,或用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与土充分混合均匀,以防烧苗。
  田间管理
  1、浅追肥。如果基肥施用较多,则少追肥或者不追肥,为确保山药高产,一般追施2~3次,在地上植株长到1米左右时追施一次高氮复合肥,以后每隔一星期左右追施一次,3次即可。山药膨大期以磷钾含量较高的多元素复合肥为主(山药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5:2:5),每亩30公斤左右,最好采取冲施的方法。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的吸收根系分布浅,发生早,呈水平方向伸展,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供山药根系吸收。
  2、架要牢。插架及除草山药在播种后盖上6~10厘米浮土,浇后用“山药专用除草剂”150~200克对水100公斤均匀喷洒,再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侧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总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巧浇水。山药怕涝也不宜太旱,若太旱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膨大,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时间约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这期间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5月下旬以后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适当浇水。
  4、病虫害防治要跟上。病虫害在重茬地块发病较重,头一年种植的地块发病较轻,在山药蔓上架后,开始喷药防治。
  山药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老百姓称落叶病,表现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叶落,此病以防为主,做好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25~30分钟进行种薯消毒,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
  一般可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交替喷雾,发病重时可用日本“大和芋”山药专用配方农药,发病初期隔7~10天进行喷雾,一般连续喷施2~3次即可。
  收获
  正常露地山药的收获期很长,从8月20日到第二年的4、5月份,山药在地下不腐烂,不变质,一般霜降前后为集中收获期,以供春节市场。但是大棚山药就不同,由于收获时间在6月20日左右,山药本身淀粉含量少,水分含量高,因此不耐长时间贮存,大棚山药应在收获后及时销售。另外,由于种植规模等因素,大棚山药现在多采用人工采挖,因山药皮很薄,在挖山药时要防止机械损伤,山药带泥包皮堆放,以待销售。


名: 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 (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根茎入药,滋养强壮,治脾胃亏虚等,也可作副食品和酿酒原料。


盾叶薯蓣,为薯蓣科植物,根茎横生,形似生姜,又称黄姜。以根部入药。


盾叶薯蓣的根茎主要用于提取薯蓣皂素,薯蓣皂素为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的良好原料。现在国际国内用薯蓣皂素为原料生产60至70种甾体激素药,广泛用于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避孕药物等方面。


 营养分析</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