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介绍

2007/12/27 14:41:00

药用植物学
是以植物界中具有医疗保健类植物为对象,利用植物中的形态构造及分类知识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利用植物学中形态、结构以及分类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药用植物学的任务主要是系统地学习植物学知识,用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调查药用植物资源,整理中草药的种类,保证用药准确有效。


    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主要讲述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部分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植物进化系统、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


药用植物
是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药的植物。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全部入药的,如:盖母草、夏枯草等;部分入药的,如:人参、曼陀罗、射干、桔梗、满山红等;需提炼后入药的,如:金鸡纳霜等。 
  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后,曾从国外陆续引进红蓝花、胡荽、安石榴、胡麻、胡桃、大蒜、苜蓿等既供食用,又可入药的各种植物到国内栽培。到了隋代还出现了中药栽培专著,如《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种植药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也记述了约180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药材生产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许多新的药材产区和药用植物种植场及专门的科研机构,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现状:目前全国中药大面积栽培的约250多种,达到33.3万公顷(500万亩)以上,从品种和种植面积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北京市2001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药用植物种植对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医疗事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市场交易亟待规范,种植技术需要完善。突出表现在流通市场中药材品质低下、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种植过程中管理水平差、病虫草害严重、农药使用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