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濒危药用植物资源拯救面临三大任务

2007/12/28 12:05:00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随着对中药材需求的急剧增加,我国药材资源,尤其是原生药材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在1992年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在所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42%以上。如何拯救濒危的药用植物,更有效地保护现有中药资源,成为我国中医药界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桑国卫院士、蒋有绪院士、肖培根院士等出席研讨会。 统计资料显示,传统中医所用药材达13000种之多,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其中植物类药物居绝大多数,约为11146种,其间野生种类占80%左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医疗保健对中医药需求日渐旺盛;同时随着中医药日益走向世界,中成药、中药材的出口逐年增加,加剧了中药稀缺资源的供需紧张关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加强中药材的人工栽培与野生物种的驯化,成为我国中医药界面临的又一个紧迫任务。 此外,由于中药材作为一种植物,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其有效物质含量等品质因素,发挥着极为关键且未能被人类完全理解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规划、保护中药资源,如何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保持药材的道地性等一系列课题,就成为我国中医药界,尤其是中医药学术界面临的第三个紧迫任务。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的生态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认为虽然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生态学在其他领域的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地生境的定性或定量描述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主导因子、限制因子在年内的分配和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小生境及其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专家同时指出,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令人担忧,由于进行中药材生产栽培的大都是农户,有必要尽早加强对他们进行有关中药材栽培种植的生态学指导,使我国中药材生产完全纳入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蒋有绪院士表示,对于医药资源植物,过去人们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经济植物。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医药的现代化也越来越紧迫,药用植物作为中药产品的原料,其保护、开发都有很多生态学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解决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开展药用动植物及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和保障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肖培根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并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鉴于生态学是一门联系生物、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拓展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是实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建议尽快将此项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