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2007/12/28 12:06:00

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北纬31°01’31°05’,东经116°31’116°34’,属于大别山的东南部边缘山区,海拔在4001539 m;面积达100 km²,地势险峻,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受到植物研究者们的重视。为了保护该区的生态环境,发挥山区资源特色优势,舒城县政府、舒城县科技局同我们共同承担“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课题研究,于20007月至200210月笔者先后多次深入山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2300余份,经鉴定整理出药用植物966种,腊叶标本存于安徽中医学院标本馆。

1万佛山自然环境


    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山地貌,群山林立,地势陡峻,最高峰老佛顶海拔1539m,山体坡度一般为3540°,少数达60°;涧狭谷深,有深潭和瀑布,如东大冲、扁担冲,皂角冲等。海拔700900m问有空旷平坦的草垫。该区地质特征为变质岩系,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海拔850 m以下为山地黄棕壤,850 m以上为山地棕壤,山顶局部为草甸土,土壤的结构组成为轻沙壤,含石量为1030%,腐殖质含量较多,pH45—65的范围。万佛山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季风显著、湿润温暖、雨水适中、四季分明的特点。据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气候记录资料: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温394℃,极端最低温一10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左右,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年降雨量平均1574 mm,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无霜期约220d<


2万佛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


21药用植物类群分析根据野外调查及所采集的标本鉴定研究,整理成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共有药用植物966种,隶属于152科,519属,结果见表1


 


 

    1显示,被子植物药用种类最多,占8944%,其次为蕨类植物,占828%,药用藻菌、地衣、苔藓及裸子植物较少。其中药用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及裸子植物种类少,每科仅有1种,少数有2种;药用蕨类植物各科的种类也比较少,分布相对集中有水龙骨科(18)、蹄盖蕨科(7)、卷柏科(6),其余的科均在5、种以下;药用植物主要为被子植物,种类分布集中科较多,30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及百合科,1030种的科共有25个,如:蓼科、毛茛科、葫芦科、茜草科、玄参科、天南星科、兰科等。


22药用植物垂直分布万佛山区地形复杂,山峰多且分布较密,小气候环境较多,随着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小环境植物分布不同,各具特点。山麓及低山地带:海拔高度在400700 m之间,在万佛山、林场周围,人为活动频繁,人工林有杉木林、竹林、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