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立药用植物资源库

2007/12/28 12:13:00

药材没有了,级别再高的名中医、专家,也只能手捧经典中药验方,做个无米之炊的巧妇。所幸的是,科学将使这些濒危绝种的中药材重获新生,使已经绝种的中药材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昨天,省中医药研究所和浙江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签订了一个协议,将以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药用植物为基础,对我省的道地药材和资源濒危的药材进行研究保护。


  道地药材为何越来越少?


  我省的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785种,资源蕴藏量在全国仅次于四川。然而,由于环境的恶化及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很多道地药材品种失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渐渐地流失了。


  “过去随处可见的半夏现在少了。白术、贝母、元胡、白芍、麦冬等道地药材品种已经严重退化,药用价值大不如前。”省中医药研究所李践医师说,很多恶果都是人为造成的。农药、除草剂、化肥等化学用品的大量使用,破坏了中药资源的生长,这些都不利于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培养药材是否真地道?


  说起雪莲,我们想到的是天山。说起红花,我们想到的是西藏。说起枸杞子,那宁夏枸杞子的鼎鼎大名,稍通中医的人个个都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药材也是一样的。


  “人工培养的道地药材虽然没有野生的好,但是经过我们的科研配种及研究,我们尽量恢复其野生的质量,使其接近野生的药用价值。”国家级名中医魏克民教授说,以浙江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大盘山有着著名的“盘五味”、三叶青和白花前胡这些药材,在这些药材的原产地进行人工繁育研究,不改变其生长的土壤、湿度、日照等条件,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这些药材的地道。


  当然,用魏克民教授的话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省中医药研究所今后还有可能在龙泉的凤阳山、庆元的百山祖等地,人工种植当地的特色药材,使这些地道药材真正“地道”。


  地道药材给老百姓带来什么?


  “首先就是便宜。”魏克民教授说,野生的道地药材少,价钱高,很多老百姓用不起。而人工种植的道地药材,质优价廉,可让名贵药材走进普通百姓家。


  同时,好的药材由于药用价值高,药性好,也可能缩短患者看病的病程。例如,现在很多中药的药方由于没有了原药材,往往用其他的药材来替代,效果降低了,患者要吃十帖药才能把病治好,而我们恢复了原药方后,患者可能服用七帖药,就药到病除了。这对于缓解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