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野生早春植物的药用价值

2007/12/29 11:41:00

摘要:齐齐哈尔市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中游,东经123?59',北纬47?20',面积达4443平方公里。为了掌握该地区主要野生早春植物资源情况及药用价值,对全区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研究和标本的采集,整理分析,大部分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野生早春植物 药用价值


1.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属堇菜科识别特征:根黄白色,叶自根部丛生,具长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花腋生,有长柄,蓝紫色;蒴果呈三角形;种子卵圆形,棕黄色。
药用部位:全株。
功效:清热解毒。治痈疽疗肿,淋巴腺结核。
采制:在4—6月采收。挖取带根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用。
性味:苦、辛、寒。
生境:生于路旁、砂地和山坡。


2.白屈菜(cheIidonium.majusl)属罂粟科识别特征:茎直立,多分枝,绿色带灰蓝色,含有桔色乳叶;叶互生,一回或二回羽状分裂,裂片倒卵形;花黄色;蒴果角状。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功效:镇痛。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治疥癣。
采制:花开时割取全草,切段阴干。性味:苦、寒、有毒。生境:生于路旁、湿地及荒地。
 
3.蒲公英(T.mongolicum Hand)属菊科识别特征:叶的顶裂片较大,三角形,宽菱形,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有较大的角状突起或无;瘦果长4毫米。药用部位:全草。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治乳腺炎和疗毒疮疡。
采制:春秋挖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用。
性味:苦、甘、寒。
生境:生于田野和路旁。


4.野菊花(Var.latiloba)属菊科识别特征: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卵形,羽状分裂,两面均有细柔毛;花黄色。
药用部位:头状花序。
功效:消炎杀菌。治疗肿,淋巴腺炎。
采制:秋季花盛开时采取花头晾干。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生境:生于山坡、沟边及路旁。


5.荠菜(Capsella bura-pastorisL)属十字花科识别特征:根细长,浅黄白色;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常椭圆状披针形,边缘羽状分裂,茎生叶狭长披针形或线形;小花白色;短角果倒三角形。
药用部位:全株。
功效:止血,降低血压,止泻,明目。治疗子宫出血,月经过多,高血压,肠炎,赤白痢。
采制:6-7月采取地上全草,切段晒干用。
性味:甘、温。
生境:生于路旁草地、田野、沟旁及住宅附近。
 
6.葶苈(Draba nemorosa L)属十字花科识别特征: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小花绿白色;短角果椭圆形,扁平;种子细小,倒卵状椭圆形,淡红棕色。
药用部位:种子。
功效:利水,祛痰,治咳嗽多痰,气喘,水肿胀满。
采制:6-7月种子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搓出种子,簸净杂质微抄用。
性味:苦、辛、大寒。
生境:生于山坡、荒地或路旁。


7.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属毛莨科识别特征:根肥大,类似圆柱形,稍扭曲,皮粗糙,有纵沟,黄褐色,茎生叶有长柄,密生白色长毛,为三出复叶;花钟形,紫色;瘦果聚成头状,密生白色长毛。
药用部位:根部。
功效:清热、凉血。治痢疾。
采制:春秋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泥土,切片晒干用。
性味:苦、寒。
生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8.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e Merr)属报春花科识别特征:全株被白色细柔毛,高8-15厘米,基生叶丛生,莲座状平铺于地,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花葶数条自叶丛基部叶腋中抽出,直立。伞形花序,花白色,蒴果球形,种子细小。
药用部位:全株。
功效:可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采制:春季采集,洗净泥土,全株晒干用。
生境:生于向阳地,疏林下路旁,河边等湿地。种子繁殖。


9.翠南报春(Primula SieboldiiE.Morren)属报春花科识别特征:叶全部基生,叶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花紫红色至淡红色,稀白色,伞形花序1轮,种子小多数。
药用部位:根部。
功效:根药用,能止咳化痰,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痛,咳嗽痰喘等症。
生境:生于山坡林缘,山地沟谷、河滩草地或林下阴湿处。种子繁殖。


 10.大丁草(L.anandria(L.)Turcz)属菊科识别特征:叶为根生,莲座丛生,有长柄,卵状或卵状长圆形,头状花序有两种形状,春型辐射状,有异型小花,秋型盘状有同型小花,花序单生于茎顶端,瘦果紫褐色。
药用部位:全株。功效: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湿。
生境:生于干燥开阔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