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高产栽培法

2008/6/11 14:29:11

一、选地整地。牛膝主根较长,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种植,于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每亩用腐熟厩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菜子饼20公斤混拌均匀撒于表土层,然后再耕翻一次,翻入土内作基地。播前将地整平耙细,作宽1.3米的高畦,畦沟30厘米,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
  二、播种。牛膝春夏可以播种,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期。播前,将种子放入20℃温水中浸泡3—4小时,捞起晾干后,再与灶灰、人畜粪水拌和均匀后撒播,面上按行距26—30厘米开浅沟条播。播后畦面撒盖一薄层谷壳或稻草,以利出苗。
  三、田间管理。1、保苗间苗定苗:播后田间保持一定湿度,4—5天即可出苗。幼苗初期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苗,当苗高5—7厘米时,开始第一次间苗,保持苗距6—7厘米。苗高15—17厘米时,按行株距15×15厘米定苗。如果有缺苗,可选阴天进行补苗。2、中耕除草追肥:齐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并追施稀薄人畜粪水拌灶灰,每亩撒施1000公斤;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撒施1次人畜粪水拌土杂肥的混合肥,每亩1500公斤,在8—9月生长旺盛期于行间开沟每亩放入人畜粪水200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施后覆土盖肥。3、摘花序:当牛膝株高50厘米左右,及时分批摘除顶部抽生的花序,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4、排灌水:幼苗期至8月上旬,应控制用水,促使主根下扎,有利根部生长;8月份过后,主根不再伸长,灌水量可大些,以促主根发育粗壮。雨季及大雨后,要注意及时疏沟排水。
  四、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防治方法:①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力;②发病后,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3—4次。2、根腐病防治方法:①及时开沟排水。②发病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用5%石灰乳淋穴。3、线虫病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②土壤在整地时进行消毒处理,每亩可施用3%甲基异硫磷5公斤,撒于畦面,翻入土中。
  五、采收加工。1、采收:牛膝播种后6—7个月便可采收,一般于当年秋冬季地上茎叶枯黄时采挖,挖时将牛膝整株连根全部取出,不要挖断根条。2、加工:先将挖取的根条抖去泥沙,除去毛须、侧根,然后理直根条,每10根扎成1把,放在室外晾晒,晒至八成干时,取回堆积,盖上草席,使其“发汗”,隔两天再拿出晒至全干即可。
  摘自:2005.6.24.8版《福建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