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东北三省,吉林省为主产区。鳞茎入药,主含生物碱,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能。种植平贝母不与粮争地,可间套种粮食作物、蔬菜及瓜类,获粮药双丰收,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一)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株高30—60厘米,茎圆形直立;叶披针形至线形;花黄绿色带紫色肉状斑纹;果柱形,蒴果。种子褐色扁平。平贝母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怕干旱炎热。生长期较短,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苗;5月上旬开花;5月末至6月初枯萎,地上部植株生长60天左右。
(二)繁殖方法:平贝母以种子和鳞茎两种方式繁殖。3年生以上鳞茎,每年可产生数十粒小子贝,为无性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用种子繁殖生产周期较长,故在生产中多采用鳞茎繁殖。
(三)栽培技术撒播方法:多为小栽子采取撒播,先将畦面干土层搂于畦床两侧,整平畦面,再将小栽子均匀撒于畦面,保持株距1cm左右,然后均匀铺上少量细土,固定住栽子,再进行覆土,厚度2cm左右,使畦面中部稍高些。最后上盖头粪,方法同条播。做畦时铺尼龙网的多采用撒播方法,大栽子株距为3cm,中栽子株距为2cm,小栽子株距为1cm;等距播法:无论常规栽种方法,还是铺尼龙网栽种方法,其作业方法同采用果实繁殖栽种方法,使用木框方法栽种。大栽子行株距为3×3cm,中栽子行株为2×2cm,小栽子行株距为1×1cm。栽完一个畦床后,进行覆土和施盖头粪,要求同条播方法;(5)播种量:用整个鳞茎栽种,第亩大栽子160×200kg,中栽子130—150kg,小栽子75—100kg。用混等栽子每亩150kg左右。
间种遮阴作物
一般在栽种当年和每年田间留存的地块,于畦床上种植大豆2—3行,行距40cm左右,于畦床两边种植1行玉米,株距30—40cm。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每年种植遮阴作物要注意轮作。
田间管理
1、挖排水沟:在雨季到来之前,挖好排水沟,宽20cm,深15cm。
2、中耕除草:平贝母鳞茎栽种当年不出苗,于翌年谷雨前后出苗,6月下旬植株枯萎。田间管理分2个时期,第1个时期为栽种当年,从栽种到入伏前,要勤松土,勿伤鳞茎。入伏以后,不再松土,可进行人工拔草;第2个时期为每年生育期,在幼苗返青出土后,随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清洁,并于秋季收获遮阴作物后拔1次大草。
3、适时灌水:平贝母在出苗期、开花期、结果期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灌水后土壤表层出现板结时,要进行松土。
4、摘除花蕾:平贝母于5月上旬现蕾开花,将消耗鳞茎的大量养分,其商品地块在现蕾期,要及时摘除花蕾。摘蕾时应选择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病害。
5、清理畦面:8月至11月中旬,平贝母进入地下鳞茎生育阶段。应在入秋后,及时清理畦面,对间种作物成熟即收,清除秸秆及杂草,保持田间清洁。
6、原床倒栽:平贝母生育期进行原床倒栽,对促进子贝繁殖,防止鳞茎退化,提高商品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当年不起收作商品的地块,于秋季遮阴作物收获后,从畦床一端开始,用自制的四齿小叉子翻倒,拣出染病的鳞茎,将翻露出土壤表面的鳞茎随即埋入土上,当倒栽完一个畦床后,用耙子将畦面搂平整,接着上一层盖头粪即可。
7、施盖头粪: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者不进行原床倒栽。由于平贝母是喜肥作物,每年田间留存的平贝母地块,要在霜降前于畦面施一层盖头粪,厚度在2—3cm,仍以腐熟猪粪或与草炭混合的有机肥为佳,施后整平畦面。
8、灌封冻水:平贝母怕春旱,可在土壤结冻前,灌1次封冻水,采取沟灌或喷灌方法。
收获
1、种子收获:于地上植株枯黄,果实黄熟,将植株割下,捆成小把,置于通风荫凉处,待果皮大部分呈微黄色,经过后熟的种子与果皮分离,摘下果实,脱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