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速生丰产栽培组装配套技术

2009/12/28 20:59:09

糯垌镇黄堂村位于广西岑溪市北部,属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22.0℃,1月份平均气温12.0℃,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示范基地选址在黄堂村1林班内,造林地最高海拔485米,最低海拔280米,林地土壤为砂页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土层厚度120厘米,腐殖质层厚度≥5厘米,表土层厚度15厘米,微酸性。林地类型为荒山,地面植被主要有蕨类、杂灌木、藤蔓、五节芒等,植被盖度90%以上。
    
    1.示范基地建设采取的主要营林技术措施
    
    清山:将造林地内杂灌木、藤蔓、蕨类、五节芒等全部砍除,草根、伐根高必须小于10厘米。
    
    炼山:修好防火线,要求防火线水平20米宽,外方全铲净10米宽,待砍倒的杂灌木及藤蔓、杂草晒干后,再全面炼山。
    
    定穴:清山验收合格后进行定穴。规格为水平株行距1.5×4米,初植密度每亩111株,沿等高线水平为行,行间水平距离4米,在行上定株距1.5米。
    
    挖穴:挖穴规格长50×宽50×深40厘米,(底长、宽45×40厘米),按定点挖穴,穴距离要均匀,不准随意乱挖,不能漏挖,挖穴时将挖出的表土堆放在穴的左侧,心土堆放在穴的右侧和下方。
    
    2.施基肥回坎采取的技术措施
    
    放肥:基肥使用博白林场桉万特牌桉树专用基肥,为确保施放肥量均匀,购买口径14厘米的铁质汤碗作为肥料定量容器,每穴施放0.5公斤,不能少放、多施、漏放。当天上午运到造林地的肥料必须在当天上午施放完毕并回穴,下午运来的肥料也要在当天下午施放完毕并回穴。
    
    拌肥回穴:将肥料施放于穴内后,待质量管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土。回土时再将挖穴时堆放在旁边的表土或在穴的上方锄表土回至穴高度的1/3,用锄将肥料和已回的表土搅拌均匀,再挖穴上方及两边土回满穴至高出穴面5厘米,成反坡形。回土时结合扩宽穴口至80厘米。
    
    植苗造林的技术措施:选择桉树优良无性系广林九号扦插苗中山造林。为确保植苗造林成活率,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植苗造林一定要在雨后穴内土壤充分湿润、阴雨天气进行,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起苗、选苗:从苗床一头开始起苗,选择合格苗,竖立叠到箩筐或泥箕中,不能倒放或采取其他方式装苗,以防折断苗木,不合格苗木不能上山造林。
    
    苗木处理:事先在苗地附近挖好一个长100、宽70、深40厘米以上的坑,并用薄膜垫好底部与四周,然后用水桶装好50公斤洁净的清水,倒入坑内,再加入白蚁药100克,同时加入呋喃丹100克后充分搅拌溶解后,再将装好苗的泥箕或箩筐垂直放入坑内浸泡,药水必须浸过营养杯面,但不能浸到苗木的叶面,每泥箕苗木浸泡2分钟即可取出。
    
    运苗上山放苗:在每一个已回好泥土的穴里边垂直摆放1株苗,不能摆放在穴边,以防定植不及时日照曝晒,影响造林成活率。
    
    定植:在穴中间开挖一小穴,穴的深度要比营养杯高度高5厘米,把苗木垂直放入已挖好的小穴内,回细碎泥土并用手将苗木周围的泥土压实,注意不能在苗木的上方往下压土,这样会损伤根系影响成活,然后再回一层松土。回土深度要适当,比原根茎高3~5厘米即可。
    
    查漏补缺:定植结束后立即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发现有定植不合格及漏种等现象的,必须及时纠正、及时补种。
    
    3.抚育管理采取的技术措施
    
    为确保桉树示范基地达到速生、丰产栽培目的,种植后及时做好抚育管理工作是关键。本示范基地在造林当年7~8月进行一次除草、带状松土、追肥抚育,第二、第三年的3~6月各进行一次全斩草、追肥抚育。
    
    除草:当年7~8月进行带状铲草,铲草带宽度1.5米,以树干为中心,上、下方各铲草带宽度75厘米,必须铲净带内的杂草,树头砍断,萌芽条去除,直径大于10厘米的草根全部翻起,但必须注意不能损伤幼树(苗)。
    
    挖施肥沟:为确保肥效能快速、全面吸收,在造林当年、第二年采取挖“八”字形施肥沟,第三年则开挖“1”字形施肥沟。施肥沟不能挖得太近树根,以免追肥时被肥料烧伤树木根系。  
    
    追肥:造林当年、次年每株幼树追施桉万特桉树专用追肥0.5公斤,把肥料均匀撒入2条“八”字沟内(每沟0.25公斤),然后覆满土盖肥。
    
    4.桉树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初报
    根据示范基地建设预定的方案,造林4周年后即进行主伐。为了掌握示范基地的林木生长情况与蓄积出材情况,2007年7月11日笔者组织了岑溪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的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伐前调查:示范基地桉树有林地面积1279亩,林龄4年,根据现实林分生长情况,林分平均高16.8米、胸径11.8厘米、每亩保存株数78株,平均亩蓄积量7.1立方米,平均亩出材量5.25立方米,总蓄积量9083.385立方米,平均出材率73.9%,总出材量6713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