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青枯病的防治(下)

2009/12/28 21:06:35

 4、桉树青枯病的化学防治
    青枯病的化学防治,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土壤消毒、灌根处理和喷施处理等不同的施药方法。3种防治方法比较,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由于青枯病是根部侵入的病害,直接对根部灌施药物,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对青枯病的防治收到良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已研究出不少新药,对青枯病防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灌根处理常用的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3.8%可杀得、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世高)、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络氨铜、绿得保、可杀得、DT、灭菌灵、川化018(噻枯唑、叶枯唑、敌枯宁、叶青双、叶枯宁)、福美双、乙霜青、叶枯净、百菌通、加瑞农等。灌根处理的施药量一般为每株500ml适当浓度的药液,每隔7~10d施1次,连续2~3次,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有研究报道灌根处理对农作物青枯病的防效有时可高达70%~80%。土壤消毒常用的药剂有:福尔马林溶液、20%石灰水、石灰粉、漂白粉、灭菌灵、溴甲烷、高锰酸钾、碳酸氢铵等,这些药剂可明显限制青枯菌在土壤的繁殖量,减少发病率,对青枯病的防治和蔓延都有一定效果。
    喷施处理药剂有:络氨铜、绿得保、可杀得、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广枯宁和绿乳铜等。由于青枯病害是根部病害,对喷施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差,喷施处理方法较少使用,但在发病前喷施对苗木可起到保护作用。
    一般来说,化学防治的防效有时不太理想或不大稳定,常因使用药剂的种类、质量、病害进程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土壤和气候条件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防效,而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化学防治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5、抗青枯病基因工程
    张景宁等研究表明,柞蚕杀菌肽对桉树青枯病菌有一定杀菌作用,柞蚕杀菌肽D能迅速将青枯菌菌体包围,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产生许多小孔并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含物由小孔泄出胞外,导致菌体变成空囊而死亡。在此基础上,将产生柞蚕杀菌肽D的基因导入桉树,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接种青枯菌后,转基因植株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且发病较慢,说明转基因桉树对青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力。但是,这种抗青枯病基因在桉树体内是否能够稳定地遗传,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6、利用诱导剂诱导桉树对抗青枯病的抗性
    冉隆贤等利用芳香酸和水杨酸诱导桉树青枯病的作用及相关酸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用诱导剂水杨酸钠淋桉树苗木根系,在毒性测定中,诱导剂对青枯病菌无抑制作用,只是诱导苗木产生抗病性,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降低苗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诱导抗性是利用外源诱导剂刺激植物产生抑菌物质,激活植物免疫系统,以抵御病菌的侵害,外源诱导剂本身对病菌无直接毒性,但对于诱导剂的筛选、剂量的控制、诱导时间等相关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近年来利用诱导抗性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因此,利用诱导抗性可能成为桉树青枯病今后防治的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