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灾区植被恢复策略 边坡绿化

2008/8/2 10:14:15

   记者骆会欣报道 近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座谈会”,与会的很多专家都是灾后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现场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后提出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赵廷宁教授6月份曾对地震灾区植被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介绍说,“5.12”汶川地震已造成了大量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次生灾害隐患亦十分严重。局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强度加剧,情况复杂,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急需植被恢复,而植被恢复难度大。赵廷宁建议在进行灾区植被恢复时,应考虑岩石种类、性状、风化程度、坡度、粒径级配、坡面粗糙度等划分立地条件,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应用工程绿化技术,如简易喷播、植被混凝土技术等,以集水区为单元开展植被恢复,同时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保护。赵廷宁认为灾区植被恢复有必要考虑启用直升机进行撒播绿化,此外还应大幅度提高绿化工程定额。
  清华大学水利系王兆印教授建议,对于丧失了表层土壤,植被恢复困难的情况,可以种植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Vent.)等这样的能在岩缝里生长的木本植物作为主导物种,稳定山坡,加快植被演替,尽早恢复植被。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马毓淦专家总结出汶川地震灾害对水土流失的破坏形式主要有3种:抛掷型的滑坡、重力滑坡和剥离式滑坡,分析了3种形式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并指出能恢复植被的就尽量恢复,不能恢复植被的要暂时放弃,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们也到场聆听了专家们的观点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