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绿化--隧道洞口绿化设计

2008/6/2 11:44:24

 隧道洞口绿化设计模式在进行隧道洞门绿化设计时,需要做的工作较多,总的说来是通过工程措施与植被护坡相结合的方法,在坡面形成稳定的防护体系。
  其一突出施工工地调查,要求所选植被种类与当地植被环境及其已有植物种类一致,使之在工后较短时间内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其二是突出边、仰坡稳定性分析,根据边、坡稳定性特征,选择合理有效的工程措施。对于容易深层失稳的边、仰坡,强调固后再进行绿化;绿化后的边、仰坡则作浅层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其三是强调景观设计效果。
  关于景观效果设计隧道洞口段景观设计包括植物种类选择、主景和副景的选择、环境和意境的协调以及人文景观的设计共四个方面。下面具体介绍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应考虑的相关问题。
  植物选择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考虑隧道边、仰坡所在地的植物类型、植被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为种植植被的小环境与当地植被的大环境协调一致,在总体上产生一种融合的绿化效果。尽量引用当地植物,外来植物应考虑与当地大环境植物的融合性。否则小环境的植被生长再好,也与大环境不协调,也不能持久,不能形成整体的植物群落。
  合理选择主景主景的选择很关键,应根据隧道洞口边、仰坡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例如,如果选择草本植物作为绿化护坡的目标,则应以草坪为主景,将乔、灌、花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在草坪的不同位置,用来加深和衬托草坪主景的气氛。草坪草应以多种草类混栽,做到四季常青。主景的选择应考虑隧道所在地的人文环境、洞门结构形式和其他相关情况。
  工程固坡的结构应尽量隐蔽,突出植被景观
  对于深层不稳定的边、仰坡,需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加以支挡和防护,例如三维土工网垫、土工格棚、钢筋砼骨架等,但这些工程结构物如果过多暴露于坡面,减少了植被的绿化面积,对于形成优美景观效果不利。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使这些结构物尽量少暴露甚至不暴露。
  环境和意境的协调及人文景观的设计
  设计的隧道洞口绿化要和洞口所在地的自然景色所表现出的意境相协调。在进行隧道洞口绿化设计时,不可顾此失彼,导致二者相互脱节。对此不仅在结构设计上要突出意境,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同样要与意境协调,这就需要在植物种类的选择、绿化效果的主景确定等方面加以考虑。另外,结合隧道当地的人文景观进行隧道洞口绿化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