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竹
种 名: 青皮竹
学 名: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科: 竹亚科
属: 簕竹属
形态特征
丛生竹,竿高达9-12米,径3-5厘米。竿直立,节间甚长,竹壁薄,近基部数节无芽,箨环倾斜。箨鞘初有毛,后无之,箨耳小,长椭圆形,不甚相等,箨舌略呈弧形,中部高约2-3毫米,箨叶窄三角形,直立。出枝较高,基部附近数节不见出枝,分枝密集丛生达10-12枚。每小枝上叶片8-14枚,长10-25厘米。笋期5-9月。
分布习性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南部亦有栽培。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长。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
栽培管理
移植母竹或用种子育苗均可繁殖。生长快,成林易。南方各省采用埋竿、埋节、埋兜,主枝及次生枝育苗繁殖等法,均已成功。
观赏特色
竹竿甚密集,枝稠叶茂,绿荫成趣。
园艺配置
于庭园或公园中,家前屋后均宜成片栽植。
变种紫线青皮竹B. textiles var. fusca
竹竿和笋箨基部具有紫色条纹,观赏价值比青皮竹为高。
变种崖州竹B. textiles var. gracilis
竿较细小,叶片也较小,更具婀娜多姿,适宜于较小空间的庭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