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17:43:54

毛竹
 1、植物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aie


又名“楠竹”、“孟宗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现有面积12.5万亩,蓄积4600多万根,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以长宁、江安、兴文等县最为集中,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积达6万余亩。全区年产楠竹150多万根。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加工价值,竹笋味道鲜美,制作的“玉兰片”是极好的馈赠佳品。


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耳和繸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


春日出笋期,采挖春笋,鲜笋质嫩、脆、味鲜美。笋经烹饪加工,可做出许多美味佳肴。竹秆是重要木材植物。


在四川境内有一种堪称奇特的植物-----毛竹。它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该竹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竹林中的身高冠军。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甚至没有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


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须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而此时周围的其它的植物只能望天兴叹,眼巴巴的看着它生长。


影响毛竹林产量的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一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仅有其本身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因子间的相互配合产生综合影响。研究证明,立竹株数(N)、胸径、叶面积指数、整齐度等对毛竹林产量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以前两项为主导因子,其最佳回归方程为:
LogW1=-1.502274422 1.160680753logN 2.498971442LogD
LogW2=-1.026670686 1.083023746LogN+2.285545246LogD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Camelliade oleifera)、拎本(Enrya japonica)、姜子(Neolitsea sp.)、鹅掌揪(Seheffler octophylle)、山矾、悬钩子、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柔毛绣球(Hydrangeavillo sp.),还有木荷,丝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藏类植物如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铁芒箕(Diranopteris dichotoma)等。有时,毛竹亦与杉木。马尾松、长柄水青岗、头状四照花等组成各种类型的混交林。    在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层,L层为形体较高大的马尾松等。
根据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生产上把毛竹林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竹林为集约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松上、施肥等,每亩立竹度200株以上;第二类为一般经营的竹林,主要措施有劈山抚育等,立竹度100~200株;第三类为粗放经营的竹林,一般不采取任何经营措施,有的砍伐量过度而立竹仅在100株以下,在竹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加以经营,逐步扩大第一类竹林的比例。
毛竹林面积大、分布广、经济价值较高,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毛竹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