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17:46:35

刚竹
 拉丁名:Phyllostachys viridis(Young)Mc Clure.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


别名:榉竹、胖竹、柄竹、台竹、光竹


产地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有栽培


形态特征 
秆高10-15米、径8-10厘米,淡绿色。枝下各节无芽,秆环平,但分枝各节则隆起。全秆各节箨环均突起,新竹无毛,微被白粉;老竹仅节下有白粉环。节间具猪皮状皮孔区,秆箨密布褐色斑点或斑块,先端截平,边缘具较粗须毛,无箨耳和繸毛。箨舌紫绿色,箨叶带状披针形,平直、下垂,每小枝有2-6片叶,披针形,翠绿色至冬季转黄色。


生长习性
刚竹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能耐-18℃的低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生于低山坡。竹材强韧。


繁殖培育    
移植母株或播种繁殖培育实生苗


园林用途
刚竹秆高挺秀,枝叶青翠,是长江下游各省区重要的观赏和用材竹种之一。可配植于建筑前后、山坡、水池边、草坪一角,宜在居民新村、风景区种植绿化美化。宜筑台种植,旁可植假山石衬托,或配植松、梅,形成“岁寒三友”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