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17:48:30

罗汉竹
 拉丁名:
Phyllostachys aurea Carr. ex A. et C. Riviere


别 名:
人面竹


形 态:
散生竹。秆高3~5m,径2~3cm,部分秆的基部或中部以下数节极为短缩而呈不对称肿胀,或节间于节下有长约1cm的一段明显膨大。


用 途:
竹秆畸形多姿,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秆可作手杖、伞柄、钓鱼竿等工艺品,笋味美。


分 布:
黄河流域以南均有分布和栽培。


科  属:
箣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刚竹属刚竹组


    [形态特征]
    罗汉竹杆高3—8米,径2--3厘米,劲直,下部节问畸形缩短,节间肿胀。节环互为歪斜,甚为奇特,杆中部节间正常,新杆绿色,老杆黄绿色,节间长15--20厘米。箨叶带状披针形、下垂,每小枝着叶2--3片,竹姿奇异。笋期4--5月。(见图3--1)
    [习    性]
    主产亚热带地区,性较耐寒。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均有分布,适生于温暖湿润、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区。
    [栽培技术]
    繁殖:用移植母竹及埋鞭法繁殖。母竹以选2--3年生,秆形较矮小,生长健壮者为佳,挖母竹时,应留鞭根1米长,带宿土,除去秆梢,留分枝5--6盘,以利成活。埋鞭繁殖,应选生长良好的鞭根约1.5米左右,笋芽饱满的2--3年生者,于早春二月间栽植为宜。
    管理:移植母竹时,应注意覆土盖草,充分浇水    ,并搭支架以防风摇。在庭院中栽培罗汉竹,应保持表土疏松,施肥压青,当竹林发笋生长过密时,要选择老竹疏伐。竹性喜肥,冬季宜施河泥、厩肥、土杂肥等。生长期必须土壤湿润,如土壤干燥缺水,竹子容易枯死,如竹林内积水,土壤通气不良,又容易引起鞭根和芽的腐烂,要注意排去积水;夏季松土除草,将杂草压于土下,使之腐烂成肥。
    [用    途]
    罗汉竹于庭院空地栽植,以供观赏;亦宜于山麓、宅后植之,以供实用;下部畸形竹秆多制作手杖用,笋鲜美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