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18:18:24

团竹
团竹(F.obliqua Yi)
    别名:箭竹子(甘肃文县) 秆高2~4m,径0.5~1.2cm,有时作之字形曲折,节间一般长18~24cm,幼时微被白粉。箨鞘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背面无毛,长度不到节间长的1/2,先端圆弧形;箨耳缺失;箨舌圆弧形;箨叶直立,基部下延而毛箨鞘顶端等宽或近等宽。叶片矩圆状披针形,基部略呈圆形,通常不对称。笋期7月。为大熊猫采食竹种之一。
    分布:四川松潘、平武、北川等,海拔2400~3300m,甘肃迭部和文县, 海拔900~2800m林下。


团竹
种中文名:团竹
种拉丁名:Fargesia obliqua Yi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箭竹属
属拉丁名:Fargesia


..............更多图片:
国内分布:四川北部特产。生于海拔2400-3300(3700)米的冷杉、红桦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北川县片口乡。
海 拔:2400-3300(3700)
命名来源:[Act.Bot.Yunnan 8(1): 48. 1986]
中国植物志:9(1):418
系中文名:长圆鞘系
系拉丁名:Ser.Murielae
组中文名:箭竹组
组拉丁名:Sect.Fargesia
亚族中文名:筱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THAMNOCALAMINAE Keng 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柄长2.5—5(6.5)厘米,径粗6—10(16)毫米;节间长1.5—6(7)毫米。竿直立,有时可作“之”字形曲折,高2—4米,粗0.5—1.2厘米;节间长18—24(—28)厘米,竿基部最短的节间长5—8厘米,圆筒形,幼时微被白粉,无毛,竿壁厚1.5—3.5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在不分枝节上高于竿环,有分枝节则与竿环近等高;竿环在不分的枝节微隆起,有分枝的节则隆起;节内长1.5—2毫米。竿芽小,卵形或三角状卵形。枝条以(1)3(5)枝生于竿之每节,斜展,直径0.8—2毫米。箨鞘宿存,约为其节间长度之半,革质,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圆拱形,背面无毛,纵向脉纹明显,边缘密生灰色小纤毛;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箨舌圆弧形,略作“山”字形或偏斜,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直立,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基部与箨鞘顶端等宽,两者无明显关节相连,故不易自箨鞘上脱落,无毛。小枝具2--3(4)叶;叶鞘长2.6—4厘米,纵向脉纹明显,通常背部无纵脊,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及鞘口继毛俱缺;叶舌斜截形,无毛,高约0.7毫米;叶柄长2—4毫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6.5—9(12)厘米,宽(9)12—18毫米,下表面呈灰白色,基部略呈圆形,通常两侧不对称,次脉常为4对,小横脉不甚明显,叶缘具小锯齿。花枝未见。笋期7月。
用 途:本种为分布区内垂直分布位于最高    的竹种,在其下依次是缺苞箭竹F.DenudataYi.青川箭竹F.RufaYi和油竹子F.AngustissimaYi,它们都是大熊猫采食的主要竹种。
产地分布:四川北部特产。生于海拔2400-3300(3700)米的冷杉、红桦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北川县片口乡。
 

相关信息
  • 团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竹柳的资料介绍 2011-7-24
  • 美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玉山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托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胶南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棚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木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单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银丝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蝶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扛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铁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垂柳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芦花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钓鱼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大节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变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毛巾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
  • 月月竹的资料介绍 20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