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栽培鼓术要点

2008/3/10 18:54:06

 绿竹种植要选择怎样的土壤?绿竹对土壤要求严格,种植绿竹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壤
      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或砂质土。
          绿竹种植要选择怎样的地形?.绿竹对地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绿竹的造林地应选
      海拔400米以下的低丘、山坡下部或山四处,尤以溪流两岸的冲积土为佳。海拔400米以上的
      也要选择在山凹、谷地或村庄附近小气候优越的地方。
          绿竹种植最佳季节是什么时候?绿竹种植要选择在生理活动最弱的l上月休眠期进行,
      也就是选在春分至谷雨季节。造林时间应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母竹也要随挖随栽,不可久
      置或被风吹日晒。
          绿竹种植前如何进行林地准备?林地准备的内容有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林地清理
      就是把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本清除,为提高整地挖穴质量和效率打下基础;在土质疏松肥沃的
      林地一般不需整地,可直接挖穴,而在土壤条件较差的林地要进行带状或全面垦复后挖穴。
        绿竹种植的密度多少为宜?绿竹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在4060株,株行距4X4米或4X 5
      米,穴的规格为 50 X 50 X 40厘米。
        如何选择母竹?母竹要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秆基芽目肥大充实,须
      根发达的1上年生的竹株,这样的母竹栽植后容易成活、发笋能力强,成林郁闭快。
        母竹怎样挖掘?母竹挖掘时要在离母竹25-30厘米外扒开土壤,由远及近逐渐深挖,
      做到不损伤秆基和芽眼,根系要尽量保留,在母竹秆柄与老竹秆基的连接点切断,带土全株
      挖起,然后在离基部1.5-2.5米处,从节间中断斜行切断,切日成马蹄形。如果是2年生毋
    竹,要留校2-3盘。造林地近时可以不进行包扎。造林地远时,竹克部位必须用稻草或其他
      东西包扎,避免运输过程宿土掉落或芽眼损伤。
       母竹怎样栽植?栽植时用腐熟的农家肥与表土搅拌均匀后回填到穴底。然后将母竹斜
      放穴中,竹秆顶部的马蹄形切曰向上,以便接存雨水域在栽植时用泥浆直接灌入切口),
    防止竹秆水分散失过多而干枯。栽植时竹秆应正面斜放,这样种竹根系自然舒展,有利成
      活,同时秆基两列芽眼成水平位置,发笋长成新竹的距离大一些;如果直立栽植,芽眼上下
      重叠,发笋长成新竹后拥挤密集;不利生长;如果反面斜放。母竹根系不能自然舒展,根系
      生长受到影响。母竹放置好后即覆土井踏实,覆盖的新土要超过母竹原入土处3厘米左右,
      上部要堆成馒头状,防止积水,同时还要盖草保湿保墒。
          绿竹新造林地如何管理?新造林地首先要禁止放牧,防止牛羊践踏、一啃食破坏;其次
      要加强保护,有条件的要搭支架加以固定。母竹的竹秆或枝条侧芽开始萌发,证明新根已经
      生成,母竹种植成活。这时可间隔101天施稀尿液一次,直至立秋停止施肥。
        怎样做到科学的图笋养竹?绿竹造林后开始的z上年必须使植株不断增殖,尽快成林。
      前三年要选择大暑左右萌发的强壮笋留下养竹,其它弱笋割去,以集中养分和水分供应壮笋
养竹。第一年留2-3个笋养竹,形成2-3个支系,第二年、第三年每个支系再留笋2司个养竹,
其余竹笋全部割去,这样每丛绿竹达到12-18的竹株,可以形成强大的光合作用群体,保证能够
合成并积累充裕的养分提供竹笋生长。从第四年开始,每个支系仍按每年2-3株标准留笋养
竹,而最早的母竹已经衰老,必须伐除,做到每丛绿竹只留有三个年份的植株,四年生的老竹
全部伐去。
    如何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绿竹是从生竹种,结构就是竹林结构的关键所在。从造林
后的第四年,要做到年年割笋、年年留竹,达到“公孙不见面,丛生变散生”,保证均匀分
布、旺盛生长。每年留养母竹,能够使每丛绿竹有稳定合理的年龄结构,在淘汰老母竹的同
时一并将竹盛一起挖去,保证其余竹株有宽裕的地下空间。
    怎样留养母竹?留养母竹以盛期(7 - 8月)出土的竹笋为好,留养的原则是,使竹丛平
均发展,保持单株的适当距离,一般30-50厘米;留养的芽位要低,应保持竹丛不冒出地面
或少冒出地面而成墩。
     绿竹为什么要进行执土?扒土的目的一是让竹英上的笋目露出,直接接受太阳的光
照,促进笋目早萌发、多萌发,从而提高竹笋产量;二是便于施肥;第三也是一次松土的过
程,使土壤疏松。通气、保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扒上要在什么时间进行?每年的2月或3月初进行,其方法是在竹丛的四周,用锄头自
外向内扒开,使竹盔上的芽目暴露,扒土时一定不能损伤笋目和尽量少损伤根系。
     绿竹施肥如何掌握?施肥的次数和数量可根据林地的土壤肥力情况来决定,一年中最
少要进行四次:春肥、笋前肥、笋期肥和养竹肥。
     怎样施春肥?就是结合扒上进行,也就是在笋目暴光5-6天后,施用以有机肥为主的肥
料,一般每丛可施人粪尿、厩肥25 -50公斤,或腐熟饼肥7- 1 0 公斤,或士杂肥100 -l50公斤,
肥料施入扒开的沟中,随即覆土,覆土要比原来的土面略高。
     怎样施笋前肥?在5月份结合锄草、松土、陪高进行。以速效化肥为上,每丛施用氮。
磷、钾按5:1:2混合的肥料l-l.5公斤,或尿素、硫酸镜等化肥0.5-l公斤。
     怎样施笋期肥?在7月份也是结合锄草、松土、陪高进行。也是以速效化肥为主,每丛
施用氮、磷、钾按5:l:2混合的肥料1-1.5公斤,或尿素、硫酸镀等化肥05 -l公斤。
     怎样施养竹肥?在9月份结合锄草、松土、陪高进行。以速效化肥为主,每从施复合肥
0.5公斤。
     施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施肥时要注意三点:一    是施肥前一定要在竹丛周围开沟,把
肥料撒入沟内或用水融化冲稀后浇灌;二是在施肥时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到笋芽,防止笋芽
被烧伤造成萎缩死亡;三是施肥后应立即填土盖肥,以防挥发,提高肥效。
    割笋时要注意什么?一是要做到割高留低,就是割去位置高的笋,母竹留养要留位置
低的笋,以免造成根博重叠,芽目露出地面,影响笋竹的平衡发展。二是要做到“割近留
远、割密留稀”,以促进新竹向空隙地和边缘地段发展,加速郁闭,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