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的生长发育规律暨大小年毛竹林管理技术要点

2008/3/10 18:56:22

 一、毛竹竹鞭的生长
1、毛竹竹鞭生长的特点:
    ⑴.具有纵横蔓延性:竹鞭的生长方向一般具有趋肥、趋松、趋水湿的生长特性;竹鞭生长的深浅总的趋势是在肥沃土壤中分布较深。而在贫瘠土壤中分布较浅,一般在15—40厘米之间。
    ⑵.抽鞭孕笋能力具有年龄性:竹鞭年龄不同,孕损、抽鞭的能力也不同。1—2年生的竹鞭,组织幼嫩,根系生长发育尚未成熟,抽鞭孕笋能力较弱;3—6年生的壮龄竹鞭,内含物丰富,根系发达,生活力强,抽鞭孕笋能力强;随着鞭岭的增加,竹鞭的养分含量降低,逐渐失去发笋能力。
    ⑶.壮芽分布具有部位性:壮芽主要分布在鞭段的中部,鞭段长,壮芽多,发笋机会也越多,而且长鞭一般都是径粗根多,养分贮存丰富,粗鞭出大笋,大笋长大竹,成竹质量高。相反,鞭段短,中部芽少,出笋的机会也少,甚至不发笋,而且短鞭段岔鞭转折多,对营养输导、贮存和供给都不利,即使能发笋,也容易退笋,经常成为无笋鞭段。
2、毛竹竹鞭生长的年规律:
    竹鞭的年生长活动始于春季,终于冬季,且呈现慢——快——慢的节律变化。毛竹鞭梢一年中生长活动时期一般为5—6个月,和发笋长竹交替进行。一般在竹林进入小年、新竹抽枝发叶时,鞭梢开始生长,8、9月生长最旺,11月底停止,冬季萎缩断脱,翌春竹林换叶进入大年时又从新梢附近的侧芽另抽新鞭,继续生长,6—7月生长最旺,8、9月因竹林大量孕笋而逐渐停止生长。在大小年分明的毛竹林,大年出笋多,鞭梢生长量小;小年出笋少,鞭梢生长量大,是大年的4—5倍。在大小年不分明的竹林,其鞭梢的生长一般不会出现年度之间的明显差异。
3、毛竹竹鞭生长的生命规律:
    竹鞭的生命过程经历着幼年、壮年、老年、死亡四个阶段。1—2年生的竹鞭,称为幼龄竹鞭,其组织幼嫩,根系生长发育尚未完善,正处于干物质增长阶段,侧芽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很少萌发抽鞭孕笋;1龄鞭的鞭箨色浅,紧包竹鞭,箨剥开,节间色淡黄,侧芽黄白色,鞭根幼嫩,黄色,具2或3级支根;2龄鞭的鞭箨少数丝裂脱落,节间鲜黄,侧芽黄色有光泽,饱满,芽向角约30°,鞭根较发达,色黄,具3或4级支根。3—6年生竹鞭,称为壮龄竹鞭,其内含物丰富,根系发达,侧芽大多肥壮膨大,生活力强,抽鞭发笋能力强,数量大,质量好,是竹林更新和繁殖的主体;3—4龄鞭,鞭箨全部脱落,节间色深黄,侧芽肥壮,部分已发笋或长新鞭,芽向角约40°—45°,根系十分发达;5—6龄鞭,节间灰黄色,芽肥壮,能发笋或长新鞭,芽向角约60°,根系灰黄,仍十分发达。7年生以上的竹鞭,称为老龄竹鞭,生活力逐渐下降,侧芽也多已萌发,余下未萌发的芽也因休眠过久而丧失萌发能力;7—11龄鞭,鞭色由灰黄转为黑褐色,未萌发的侧芽也成灰褐色,有的死亡脱落,鞭根开始从支根萎缩到部分鞭根死亡;12年以上的竹鞭黑色干枯,芽及鞭根全部死亡。
    二、毛竹竹秆的生长
1、竹笋的地下生长:
    毛竹竹笋在地下阶段生长慢,夏末秋初,竹鞭上的部分侧芽开始萌发分化成笋芽,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形成节、节隔、笋箨、侧芽和居间分生组织,并逐渐膨大向上生长形成冬笋。冬季气温低,竹笋生长缓慢,基本上处于停止休眠状态,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冬笋继续生长,当旬气温达到10℃以上时,笋穿过土层,长出地面,这个过程约需6—9个月时间,至此竹笋的地下生长过程结束。
2、笋——幼竹生长:
    从竹笋出土到高生长停止、枝叶展开属于竹笋——幼竹生长阶段。按照其生长的速度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初期笋尖破土露出地面,但高生长缓慢,日生长量1—2厘米,此时笋体仍处于土中,继续横向膨大生长;上升期竹笋的地下几个节间(即秆柄、秆基)伸长生长趋于停止,秆基各节大量生根,并产生支根,竹笋的地上节间伸长活动逐渐加快,每天可伸长10—20厘米;盛期地上竹秆生长速度加快而稳定,呈直线上升,高峰时日生长量可达100厘米左右,
3、成竹生长:
    新竹形成后直至竹秆衰老死亡为成竹生长阶段。新竹形成后,秆型生长已结束,竹秆高度、粗度和体积不再变化,但竹秆组织幼嫩,含水量多,干物质少。毛竹的幼竹干物质含量仅为老化成熟的竹秆含量的40%,其余60%是要靠成竹生长来完成,所以成竹生长实质上是材质生长。
成竹生长可分为3个竹龄阶段,即幼——壮龄竹阶段、中龄竹阶段和老龄竹阶段。
    (1)幼——壮龄竹阶段:此阶段竹子生理代谢最为旺盛,竹秆细胞壁逐渐加厚,内含物逐渐充实,含水量比例逐渐减少,竹材物理力学性质也相应的不断增强,竹材材质生长处于增进期。
    (2)中龄竹阶段:此阶段竹株进入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和生理活动旺盛的稳定状态,并逐渐出现下降趋势,竹子所连的竹鞭也逐渐老化,开始逐步失去抽鞭发笋的能力,此时的材质生长、竹秆容重和力学强度都稳定在最高水平,并开始呈下降趋势。
    (3)老龄竹阶段:此阶段竹子生理活动能力衰退,由于呼吸消耗和营养物质的转移,竹秆的容重、力学性质、营养物质含量都相应降低,形成生理上的收支不平衡和材质生长的下降趋势。
    三、大小年毛竹林的管理特点
1.大小年毛竹林的垦复区别:
    小年竹林以夏季垦复为好,7月底结束,因为竹林从八月开始,竹鞭部分笋芽开始膨大、孕笋,若此时垦复深挖容易伤鞭伤芽,影响笋芽生长。
    大年竹林可在夏、冬季进行,但以冬季垦复较佳。
2.大小年竹林的施肥区别:
    “春笋大年,冬笋小年”的年份,施肥重点在5—6月; “春笋小年,冬笋大年”的年份,施肥重点在4—5月发鞭长竹期和8—9月笋芽分化期。以大小年两年施肥总用量每亩300斤计算,每次施肥的数量分配为:春笋大年的5—6月100斤;春笋小年的4—5月150斤,8—9月50斤。
3.开沟施肥的优点:
    ⑴.肥料施放在20厘米深的土层,肥料经溶解和转移,可以诱导竹鞭在20—30厘米土层生长,形成良好的地下竹鞭空间结构。
    ⑵.开沟施肥使林地沿水平带形成阶梯状土壤疏松带,能起到蓄水保水的作用。
    ⑶.每一施肥沟的开垦相当于土壤的深翻垦复,可部分代替垦复作用。
4.挖笋后的补充施肥:
    冬笋:挖后采用穴施尿素或专用肥1—2两,边挖笋边施肥,可促进其它笋芽孕笋,使春笋粗壮多发。
    春笋:在挖笋的穴内,施用1两左右的氮肥,然后覆土。
    注意点:不能将肥料直接施在竹鞭上,以防烧伤竹鞭。
5、竹蔸施肥的优点:        ⑴.由于竹蔸连着竹鞭,施入竹蔸中的肥料可以直接转移到竹鞭,不会造成养分挥发和流失,而且对一个竹蔸施肥,整个竹鞭系统都能受益,效果快捷、投资经济。
    ⑵.竹蔸在化肥的作用下一般在半年内开始发黑、腐烂,腐烂率达80%以上,有利于对竹蔸的清理,改善地下结构。
    ⑶竹蔸施肥投工省、易于操作,而且增产效果明显,要大力推广使用